台幣匯價暴衝 國壽避險比率增至69%

國泰金今日召開第一季法說會,台幣匯價飆升造成的影響成為矚目焦點,對此國壽估算,在適用外價準備金新制之前,台幣匯價每升值1%,就會有20億元的匯損,而每升1角,會有6.3億元損失,不過若計入先前避險工具的評價利益,則升值1角的匯損會降至4.7億元,而因應台幣匯價暴衝,國壽的避險比率已增至69%。
5月台幣匯價升值更甚於4月,升幅超過6%,對此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指出,目前已向金管會申請新增146億元的外價準備金,若金管會5月就核准,將可立即在5月適用,則帳上的匯損可100%被準備金吸收掉,還有餘額,即可釐平匯損對損益表的影響。
對於外價金的水位,林昭廷指出,國壽在4月底的準備金有305億元,若加上146億元,則有451億元的外匯準備金可運用。林昭廷也指出,國壽4月只有吃掉81億元外匯準備,且1至4月外準金還增加30億元,是目前外匯準備金仍在增提的唯一一家壽險公司。
至於在RBC的影響,林昭廷說明,若以2024年底的匯價32.78元計算,升10%至29.5元時會令RBC少30%,淨值比掉0.7%,因此,國壽去年底的RBC為359%,升值10%就會減為329%。
林昭廷也指出,因為RBC和ICS都很充足,國壽今年亦沒有發債的計畫,對於儲蓄型及保障利變型這二種保單,國泰人壽的保單量已經很少,先前作保單轉型,就是為了解決資產負債幣別錯配的問題。
至於國壽海外投資會否未來更分散去投資非美元的資產?林昭廷指出,由於國壽的主要保單為美元,因此不太可能去買非美元的資產,就會產生錯配,唯一有的,就是台幣保單當初美債的固定收益資產到期之後,看是投美元或其他幣別,但同樣也要考慮收益、市場胃納、資產錯配等三種問題。林昭廷接著也指出,而且現在收益率,大部分的投資等級債仍集中在美國的公司,其他國家的公司債信評不見得好於美國,收益率也不如美國。
林昭廷也對國壽的避險比率變動指出,原本傳統避險比率是在64%至65%,第一季底,傳統避險比率已上升至69%。
國壽的海外資產5.65兆元,扣掉外幣保單有自然避險效果,只有68%的外幣資產有匯率風險,再扣掉其中已有進行避險的部分,現在只有22%,約8400多億元台幣部位受到匯率波動影響,此一部分進行替代避險,可替代掉40%匯率損失,剩餘的6成部位,大約5040億元,在4月台幣匯價升值3.6%的損失為180億元,之後因為外價準備金可沖抵吸收6成,使損失降為4成,也使國壽在4月的匯損降為73億元,而由於先前NDF付出去的避險成本,反而由於近來價格上漲而有很大評價利益,所以台幣升1.16元之後,國壽4月的損益表上的匯損再從73億元降至54億元。
對於未以傳統避險來因應的22%部分,林昭廷也指出,已增加雜幣的部位來避險,且目前替代避險的有效性比起去年增更多。
林昭廷進而說明,因應環境的變動,在傳統避險工具NDF的價格及天期都有變化,去年NDF成本相對低,當時年化成本約在2%至3%,也比CS低,但目前不但成本上升,而且天期也拉長,從原本的1至3 個月,已拉長為6個月至1年,甚至有些拉高至2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