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隆坦言匯率使壽險業獲利過度擺盪 金管會將採取因應方案

台幣匯率已連二天持續2字頭,對壽險業衝擊更大,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指出,金管會對於壽險公司會採取因應方案,但他強調,該因應方案的重點是在於透過此次的機會,來作制度面改革,來讓壽險業的獲利呈現不會一直處於「過度擺盪」,一下子過度悲觀、一下子又過度樂觀的情況一再發生,例如去年壽險業才創歷年獲利新高,但現在獲利馬上就碰到匯率衝擊。
金管會今日舉行端午節前的媒體茶敘,由彭金隆親自率副主委和局長出席,適逢彭金隆上任一周年,他也有感而發指出,正好經歷了許多重大政經情勢的變局,包括二個最大的股市跌點,也碰到最大的漲幅之外,亦碰到匯率最大的單日或連續二天的變化:「這突顯金融韌性的重要性!」
面對匯率飆升,壽險業者一片災情慘重,也成為金管會接下來要處理的問題。對此彭金隆也明確釐清重點所在,金管會在改革制度時,不是為了美化業者的財報,而是關注流動性和長期清償能力的問題,希望能以更精準公允的作法來衡量保險業的營運,也讓經營者朝向更長遠的角度,而不是追求短期報表的美化。
在彭金隆看來,壽險業的「經營循環」非常的長,例如一張終身險的存續期間就很長,但財報卻是每半年、一年就要公布,而其他行業則沒有這類問題。
彭金隆指出,產業突發式的變動,若影響市場穩定和信心,金管會就會採取必要的措施,從關稅開始引發一連串變局,對壽險業而言有二大問題,一塊是資本適足的部分,另一塊是財報和淨值比和RBC有關的部分,對此金管會也正在搜集資料,以穩定市場為優先,對於壽險公會的提案,也會審慎研議,他強調,一定會採取必要措施,也讓業者未來能平穩過渡到明年1月1日上路的IFRS新制度。
目前壽險公會的匯率改採半年日均價計算的提案,尚未正式向金管會送件,據了解和搜集更多相關數據以向金管會作說明有關;保險局長王麗惠指出,接軌新制主要看六月資本適足率,公會提出的暫行措施的方案,保局會審慎考量。
而金管會能否在六月放行壽險公會所提出的方案,也受到外界矚目,對此王麗惠表示,申請接軌,會用6月底的資本適足率數字來看,倘若6月沒有達到法定數字,金管會也會有因應方案的規畫,仍會讓業者有補救的機會。彭金隆也指出,雖然會用6月底的RBC,來決定能否適用接軌的過渡措施,但金管會也將採取緩衝作法,例如,對六月底財報未達標的業者,思考還有哪些補救的方式。
一般解讀,由於半年報通常是在二個月後出爐,因此金管會至少應會在8月之前提出讓業者因應的方案使RBC起死回升,免得2026年一開始就無法順利接軌,接下來就成為另一場災難。
彭金隆回顧歷史,用2008年、2018年、2022年這些變動,說明匯率在業者自結獲利或編列財報採單點計算的方式,一旦碰到「極端值」的時候,就會對壽險業的獲利造成大波動。其中他舉例,2008年的匯率衝擊更嚴重,2008年10月當時的RBC很慘,但之後到2009年2月就恢復正常:「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他也強調,壽險業帳上現金很多,不會有流動性的問題,但這麼大的匯損,只是帳面數字變化而已,並不是這些資產全部都要換回台幣。
台灣壽險公司很獨特,這是平均數的概念,若是極端值的時候,就會非常辛苦。壽險業的匯損,其現金很多,不會有流動性的問題,但這麼大的損失,是真的要換回台幣嗎?會有導致過度悲觀及2022年疫情來,2018年,2008更嚴重,10月當時的RBC,很慘,但到2009年2月又什麼都沒有發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