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2歲女星陳屍公寓9月無人知 生前最後訊息「幫我祈禱」成永別

桃園最「富」區曝光! 在地人感慨:20年前什麼都沒有

開罰!時速76「龜速車」行駛內線 國道警察難忍:是想氣死誰

金管會促街口提交三數據​ 為期一周 直到狀況穩定

街口支付上周因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的股權交易紛爭,引爆商家連環公告停用的危機,金管會介入和街口信心喊話後暫時化解風波,但家樂福等店家仍暫停使用街口。聯合報系資料照
街口支付上周因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的股權交易紛爭,引爆商家連環公告停用的危機,金管會介入和街口信心喊話後暫時化解風波,但家樂福等店家仍暫停使用街口。聯合報系資料照

街口支付上周因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的股權交易紛爭,引爆商家連環公告停用的危機,金管會介入和街口信心喊話後暫時化解風波,但家樂福等店家仍暫停使用街口。據了解,金管會除了已約談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也要求接口支付自上周六起,須將每日儲值帳戶金額變動、代收付款項,以及特約店尚未恢復和已恢復合作等三項數據報送金管會,至少為期一周,直到狀況穩定為止。

雖然momo、PChome網家、東森購物等業者都已宣布恢復街口支付功能,但量販龍頭家樂福與旗下超市Mia C’bon仍暫停提供街口支付服務,由於家樂福隸屬於統一集團,後續效應會否擴大有待觀察。家樂福表示,內部評估時間比較長,因此較晚公布,對於街口狀況也還在了解,並觀望後續發展,目前仍不確定暫停使用的時間會多長。

有業者透露,消費者使用街口支付時間是「D+2」,也就是消費後兩天才會到帳,因此要先看看這兩天的款項是否正常。業者說,最擔心的是街口現金流出問題,現在恢復使用的都是電商,實體通路大多仍停用,應該都是同樣考量。

街口支付上周末馬不停蹄不斷走訪特約商店,尤其是大型品牌通路商,據了解,大部分購物平台等線上通路都已恢復和街口的合作,尚未恢復的以小店家為主,包括夜市攤販、小商店等街邊店,這類店主信心相對薄弱,街口本周也將逐家拜訪。業者預期,若大型品牌特店都願繼續和街口合作,小店家可望陸續恢復對街口的信心,尤其金管會已強調,不只儲值款,連同業者應收到的「代收付款」也會納入信託機制保障。

街口支付上周五爆發停用風波,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當晚在臉書發文表示將積極尋求泰山和解,和以往不輕易妥協的作風大相逕庭,據了解,金管會是幕後最大推手。據指出,金管會上周五並不只找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和總經理范庭甄,也約談胡亦嘉,表達金管會高度關切不能因為大股東個人的官司,影響到民眾和店家對金管會管轄的電支業者信心。

消息人士說,胡亦嘉親赴金管會是銀行局出面約談,針對街口電支和母公司街口金科的財務狀況,胡亦嘉也提出說明,並澄清未被法院執行的36億元並非部分媒體報導「錢已被燒光」的傳言。知情人士指出,街口支付的儲值帳戶至上周六晚間,已有「淨流入」。

另一位知情人士指出,根據電支管理條例,若街口支付引發信心危機遲未改善,金管會有權撤銷牌照,或要求其增資或增提更多準備金,甚至協調由其他銀行或電支機構合併街口,因此胡亦嘉願配合金管會要求。


延伸閱讀

泰山追討36億 態度強硬

情人 帳戶 家樂福

延伸閱讀

新台幣強升近7% 5月國際金融業務分行獲利創今年新低

00918「超配事件」是所有高股息ETF的共業?陳重銘:報酬率高當然繼續存

胡亦嘉重掌街口支付有變數 是否能順利回任將視金管會態度

家樂福、Mia C'bon 暫停使用街口支付

相關新聞

獨/國票金改選 旺旺派擬發動50億增資 耐斯和公股股權恐遭稀釋

國票金改選明年登場,除了各路人馬已提前布局展開加碼戰之外,又出現新招。據知情人士透露,旺中集團方面擬發動對國票金50億現...

富邦證券香港獲「2025年私隱之友嘉許獎」金獎 實踐資料保護、永續

富邦證券海外子公司—富邦證券(香港)7月10日榮獲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頒發的「2025年私隱之友嘉許獎」金獎,肯定其...

富邦證券香港榮獲「2025年私隱之友嘉許獎」金獎

富邦證券海外子公司—富邦證券(香港)(以下簡稱富證香港),於7月10日榮獲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頒發的「2025年私隱...

街口支付風波 金管會:視情形採必要監理措施

電子支付機構街口支付用戶逾650萬,受到母公司與泰山股權糾紛、法院查封事件波及,媒體報導街口支付須每天報儲值帳戶金額變動...

新光人壽獲亞洲保險業獎「年度最佳保險科技獎」 數位創新獲肯定

亞太地區專業金融媒體集團Charlton Media Group所舉辦的「亞洲保險業獎(Insurance Asia A...

元富證券永續嘉年華日 千人實踐ESG落實低碳生活

元富證券聯合職工福利委員會2025年7月12日於淡水滬尾藝文休閒園區舉辦元富永續嘉年華日北部場,南部場將於嘉義登場,兩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