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公布最新以房養老統計 四大行庫包辦近9成申辦量

以房養老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以房養老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管會今日發布最新的以房養老業務統計。據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114年6月底,俗稱以房養老的「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核貸件數為9642件,核貸額度約558億元,相較114年3月底分別成長3.66%、4.69%。

其中,前四大銀行分別為合庫、土銀、一銀、華銀,金額分別為201.55億、120.04億、92.75億、77.04億元,核貸件數分別為3201件、2511件、1524件、1267件,前四大銀行合計囊括總件數比重、總金額比重,分別為88.18%和74.25%,尤其件數更囊括了快9成的比重,集中度之高由此可見。

而若以區域的集中度來看,仍以北北基4772件,占比49.4%快過半的比重為全台最高,其他桃竹苗、中彰投、高屏地區則各有1134件、1467件、1058件,核貸金額北北基共337.15億,占比6成,桃竹苗與中彰投分別為45.37億、60.16億。

目前已有16家銀行提供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的服務,除一般貸款方案外,亦有結合信託及保險商品者,年長者可依據其實際需求,選擇適合的貸款方案。

為方便民眾瞭解及獲取相關資訊,金管會銀行局已於官網設置專區,並可連結到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網頁,提供相關業務概況及統計資料,以取得目前各銀行辦理該項業務之相關訊息。

對於以房養老的業務是否有受高利率及房市狀況不佳的影響,包括會否因為房市不佳,使想養老的民眾本想賣房,結果改作以房養老?對此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指出,以房養老是已持有房子的民眾作財務規畫,會去精算何時辦理較划算,並不見得是因為房子難賣所以才轉作以房養老;金管會也統計,第二季的承作件數季成長3.66%、金額季增4.69%,至於第二季季增的金額增幅則較第一季縮小,但倘若以年度來看,金額成長率仍大於件數成長率。

金管會統計,已有16家銀行開辦,15家核貸。目前仍以北北基的增幅大於其他地區,不論件數或金額都如此,王允中分析,應和北部房價較有抗跌性有關,也使民眾申請意願較高。而女性的申辦比重越來越高,現在已到57.52%,平均承作年限為22.16年。

倘若和第一季的3月底數字相較,則第二季在各地區的以房養老業務成長狀況亦有不同,其中,北北基季增件數164件最多,但增幅3.56%卻比不上桃竹苗增加43件、增幅3.94%;另外,金額增加最多的北北基,季增17.13億,增幅4.76%,比率則以中彰投增加5.22%最多,增加2.98億。

金管會統示,截至6月底,俗稱以房養老的「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核貸件數9642件,核貸額度約558億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統示,截至6月底,俗稱以房養老的「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核貸件數9642件,核貸額度約558億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 以房養老

延伸閱讀

銀行降數存戶ATM提款額度 金管會:應兼顧比例原則

亞資中心邁步 三路推進 金管會盼業界把火勢燒旺

亞資中心怎麼贏?金管會揭密「人才為本」 曝台灣3大潛力

亞資中心再升級 金管會彭金隆定調三大主軸、四大底線

相關新聞

台新新光今揭牌 躍金控四哥 魏寶生傳出任副董

台新金控、新光金控將於今(24)日合併為「台新新光金控」,總資產規模8.58兆元,躍升市場第四大金控。台新新光金控今日將...

熱錢湧 台幣升破29.4元

美元指數回貶,以及外資匯入款挹注下,新台幣匯價昨(23)日盤中一度升值逾1角,收盤升勢收斂至9分,以29.362元收盤,...

壽險業六張百億神單發光 上半年較去年同期倍增

壽險業今年前六月誕生了六張「百億神單」,對比去年同期僅有三張銷售突破百億元的保單,今年表現更為亮眼;業者指出,這六張「百...

證券劃撥餘額 暴增千億

中央銀行昨(23)日公布6月金融情況,象徵散戶投資信心的證券劃撥存款月底餘額增至3.4兆元,為2024年11月以來新高,...

台新新光揭牌 吳東進:山頂會合 再創高峰

台新金控、新光金控今(24)日合併,新光金控前董事長吳東進放下過去恩怨,在合併的關鍵時刻,以新光金控創辦人及未來金控董事...

凱基銀、聯邦銀准辦高端財管

金管會去年送出耶誕大禮,鬆綁銀行申請高端財管2.0牌照的管理資產規模(AUM)門檻,多家中型銀行申請近期並陸續獲准。據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