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外幣保單占新契約保費比例36.42% 創下7年新低

金管會今天公布,壽險業截至5月底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1514.44億元,其中投資型保險折合約新台幣222.6億元、占比約15%,傳統型保險折合約1291.84億元、占比約85%。前5月外幣保險占新契約保費比例為36.42%,創下近7年同期新低。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明,觀察民國108年到114年前5月狀況,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比例分別為40.77%、51.65%、55.88%、59.09%、41.61%、39.15%與36.42%,今年前5月底比例36.42%創7年新低。
如果進一步觀察美元保險商品,美元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約45.82億美元,其中投資型保險約6.28億美元、傳統型保險約39.54億美元。
蔡火炎指出,美元投資型商品今年前5月較去年同期成長,主要是部分公司跟銀行合作,推出美元投資型保單,提升新契約保費收入,不過,觀察5月單月表現則較4月下滑,推測跟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導致市場不確定,民眾保單購買上也較觀望。
至於美元傳統型保險商品今年前5月也比去年同期成長,蔡火炎解釋,業者紛紛推出美元利變保單與分紅保單,帶動美元傳統保單買氣。
蔡火炎提醒,外幣保單的保險費、保險給付、保險單借款、費用等款項收付幣別都是外幣,受益人未來領取保險金時有可能因保單計價的外幣貶值,導致結購為新台幣後產生匯損,他提醒民眾購買時應特別注意匯率風險,也要應審慎評估保單保障範圍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及匯率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未來是否有外幣需求等因素納入考量。
根據金管會統計其他幣別商品銷售狀況,澳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約1.38億澳元,其中投資型保險約0.65億澳元、傳統型保險約0.73億澳元。人民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約0.72億人民幣,其中投資型保險約0.53億人民幣、傳統型保險約0.19億人民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