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戴電子腳環、先生攙扶步出法院 黃呂錦茹關98天獲釋:大家辛苦了

台美關稅談判 傳陸介入施壓美「不樂見台灣3點」

大翻身!金管會一招讓壽險6月暴賺652億元 全年獲利有挑戰

據金管會統計,壽險業6月單月大賺652億元,一舉終結連兩個月虧損,同時改寫11個月新高,淨值止跌回升到2.2兆元,外匯準備金也暴漲到2,335億元,月增2,147億元,刷新史上最大月增額紀錄。圖/本報資料照片
據金管會統計,壽險業6月單月大賺652億元,一舉終結連兩個月虧損,同時改寫11個月新高,淨值止跌回升到2.2兆元,外匯準備金也暴漲到2,335億元,月增2,147億元,刷新史上最大月增額紀錄。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政策紅利挹注,壽險半年報大翻身。據金管會統計,壽險業6月單月大賺652億元,一舉終結連兩個月虧損,同時改寫11個月新高,淨值止跌回升到2.2兆元,外匯準備金也暴漲到2,335億元,月增2,147億元,刷新史上最大月增額紀錄。

6月壽險業三大數字「起死回生」,全靠金管會放寬責準金提存所釋出的政策紅利。據業者公告,9家壽險業共釋出2,164億元責準金,其中約兩成、523億元直接挹注6月獲利,另八成則轉入外匯準備金水庫。

換言之,6月壽險業大賺652億元中,約八成來自責準金回沖,穩定了財報波動,另兩成才是仰賴實現資本利得及認列現金股息收入挹注。

據數據顯示,6月壽險國外投資已轉虧為盈366億元,顯示匯損衝擊大降,同時部分業者也趁機賣美股債,實現資本利得補獲利。

6月外匯準備金水庫暴漲背後,也幾乎全數來自責準金回沖貢獻,使水位重返3月台幣急升前的水準,有助抵禦未來匯率波動的風險。

一家壽險業者說,這波政策紅利,的確挽救了壽險半年報,隨7~8月現金股息入帳高峰期將至,獲利動能可望延續到第3季。

但他也示警,第4季股債波動不確定性增加,新台幣又若持續升值,CS和NDF避險工具成本大跳增,將逐步吞噬6月釋出的責準金「老本」,將影響2025年全年壽險潛在獲利能力、可分配盈餘空間。

金管會31日公布壽險業半年報,6月壽險業大賺652億元,累計前六月虧轉盈35億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6月大賺是業務承保損失、轉利益1,989億元,全數抵銷了淨投資損失和營業費用增加。

其中,責準金釋出對盈餘與外匯準備金皆有貢獻,惟後者屬於投資收益減項,也讓當月淨投資損失數字被放大。

6月底淨值回升到2兆2,152億元終結連三個月跌勢,月增1,807億元幾乎全數收復5月失土。累計上半年淨值減少3,708億元,即便減額收斂,但仍是近三年同期最差表現。

官員說,6月淨值止跌,除受獲利回穩外,台、美股債匯市全順風,使壽險業金融資產評價利益月增1,165億元,其中以「覆蓋法」重分類其他綜合損益大增993億元增加最多。

金管會 新台幣 壽險業 匯損衝擊

延伸閱讀

金控併購條文四大爭點曝光 金管會鬆口有調整空間

三商美邦RBC未達標及未完成改善 董座今年薪酬受金管會處分幾被砍光

協助水患災民 金管會轄下證期機構再捐2千萬

台灣關稅揭牌倒數!金管會成立專案小組迎戰 研析金融三業潛在衝擊

相關新聞

台暫時性關稅20% 金管會:持續注意金融市場變化

美國白宮公布台灣對等關稅暫時為20%,政府強調非最終目標,後續談判爭取更有利稅率,台股今天終場下跌108.14點。金管會...

新台幣貶破30元 貶1.09角收30.025元

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今天收盤收30.025元,貶1.09角,成交金額13.86億美元

李鎮宇預期:聯準會降息可能超過4碼 匯率明年中之後才是重點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今日形容,2025年會是「很像空頭的多頭」,更指出,今年每次爆擊都是股市的買點,他認為不論美股...

助攻投資人掌握台股契機 永豐金證自研因子到位打破選擇障礙

台股熱,國內量化交易龍頭券商永豐金證券助攻投資人前進股海!7月31日宣布「全智動金融商品配置管理平台」核心技術再進化,自...

證券公會、期貨公會及投信投顧公會 共同捐款200萬元賑災

7月6日丹娜絲颱風於嘉義布袋登陸,重創台灣中南部,造成台灣中南部多處停水、停電、房屋破損及淹水,許多民眾財產、家園及生活...

新台幣午盤貶8.9分 暫收30.005元

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今天中午暫收30.005元,貶8.9分,成交金額8.23億美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