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暫行措施 助攻壽險業6月全體獲利652億元

金管會今日公布全體保險業者的6月底,亦即上半年損益情況,其中在金管會的暫行措施挹注之下,壽險業者上半年終於轉虧為盈,有35億元的獲利,其中光是6月因為金管會暫行措施准許10家壽險業者可將責任準備金以IFRS 17接軌新制的有利影響數為依據,提撥責準金至外價準備金或是直接入損益,因而使整體壽險業的6月單月獲利652億元。
而金管會除了責準金入損益表的暫行措施之外,金管會開放業者申請的外價準備金也大幅吸納匯損,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到6月底,外價準備金只剩500億元,若和5月底相較,6月台幣大舉升值的結果,是把全體壽險業者的外價準備金足足吃掉2147億元,因此壽險業者原本會承受的匯損,至少超過2千億元。
而對於壽險業在上半年的投資損益,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壽險業在上半年的業務承保利益2848億元,但財務投資利益則減少4890億元,另外業務費用增加49億元。而壽險業的6月底的業主權益,即淨值為2兆2152億元,較113年同期減少4226億元或16.0%,不過若比起5月底,淨值大約回升1807億元。
蔡火炎也指出,目前全體保險業的平均避險比率為66.97%,今年6月底台幣匯價半年來升值幅度為9.63%,壽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為2335億元,較113年底增加139億元,而6月底壽險業涵蓋兌換損益、避險損益及外匯價格準備淨變動影響合計數為-5220億元,同期間壽險業國外投資淨利益,包含兌換損益、避險損益,但不包含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淨變動為-1018億元,另外,國內投資則有2672億元,加上外價變動淨變動沖抵+500億元,合計2154億元。
倘若和5月比較,則6月單月壽險業若完全沒有避險,則再增加373億匯損,而避險工具則有218億元利益,至於換匯成本累計至6月底,整個上半年的換匯成本已達1520億元,光是6月又再增加280億元,至於外價準備金,光是6月單月就被吃掉了2147億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