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裁員 恐成晶片法催命符

美國政府監督並管理美國晶片業投資基金的機構據傳將裁減約五百個職位,半導體顧問機構Semiconductor Advisors分析師梅爾解讀,這可能變成美國晶片法的催命符,重擊半導體和晶片設備公司。
彭博資訊與Axios等媒體報導,川普政府計畫裁減「國家標準與科技研究院」(NIST)約五百個職位。NIST是商務部轄下的實驗室,任務之一是監督管理拜登政府為促進美國半導體業發展而設立的投資基金。晶片法包括了三百九十億美元的補助,鼓勵企業在美興建半導體廠,還給昂貴的製造設備提供稅務優惠。
梅爾撰寫客戶說明:「NIST的人已確認,很快會開始裁員,很可能就在本周,聽起來晶片法案是主要開鍘對象。如果沒留人處理晶片法的行政事務,它將名存實亡,因為沒人能驗證企業是否達到補貼的要求,更別說開支票出來了。」
梅爾一直擔心晶片法的前景,原本希望在共和黨主政的州設廠公司能不受預算被刪的影響,但現在看起來可能也難倖免於難。
晶片法目前補助最多的是英特爾和美光,生產晶片製造設備的美國公司,例如應用材料和科林研發,被認為會受惠於晶片客戶花大錢給新廠添設備。至於台積電在內的公司赴美設廠,要請領的補助究竟能否全數到位,目前情況還不明朗。
梅爾不認為美國政府想清楚所有後果,他指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晶片都是外國製」,而「AI晶片百分之百從台灣進口」,包括愈來愈多的英特爾晶片和百分百的超微(AMD)晶片,還有絕大多數的記憶體晶片,都靠進口。
英特爾18A製程追平台積
與此同時,外媒報導,英特爾或將迎來重大突破:十八A製程的SRAM密度正追平台積電的N2製程。若是如此,對英特爾未來展望大有助益。
最新消息傳出,英特爾十八A製程技術出現一大突破,即採用晶背供電(BSPDN)技術,創下半導體產業第一例。如此一來,不僅節電效率提升,也改善訊號完整性,使整體的產品性能更佳。
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仍未見起色,顯示此消息並未驅散投資人對英特爾的疑慮。
BusinessInsider報導指出,十八A製程縱使有突破,短期內能給英特爾帶來的助益有限。而且,英特爾仍亟需資金挹注,正與Silver Lake洽商出售持有的Altera股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