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耐心用盡!傳川普上周已向幕僚表態:俄烏談判卡關不如撤手

大學甄試失敗經驗能加分 教授看中學習歷程撰寫反思

MLB/準備當爸!大谷翔平請假陪產 今年球季首次缺席比賽

加密機制恐遭破解 數發部公布「後量子密碼遷移指引」

數發部今天發布台灣首版「後量子密碼遷移指引」,協助產業提升資安保障,建議企業提早盤點系統與產品,進行密碼遷移,避免機密資料遭破解等風險。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數發部今天發布台灣首版「後量子密碼遷移指引」,協助產業提升資安保障,建議企業提早盤點系統與產品,進行密碼遷移,避免機密資料遭破解等風險。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傳統密碼面臨量子電腦威脅,美國要求2027年起政府新採購的資通產品設備都須符合後量子密碼要求。數發部今天發布台灣首版「後量子密碼遷移指引」,協助產業提升資安保障,建議企業提早盤點系統與產品,進行密碼遷移,避免機密資料遭破解等風險。

數發部數產署今天攜手後量子資安產業聯盟(PQC-CIA),在台灣資安大會舉辦後量子密碼遷移暨晶片應用產業論壇,並發布後量子密碼遷移指引。

數發部數位產業署署長林俊秀指出,量子電腦發展非常快,密碼遷移不能再等,呼籲各單位多留意,希望透過指引協助外界完成後量子密碼遷移。

至於業界為何討論後量子密碼遷移,資策會資安所主任蕭榮興解釋,平常網路交易使用的帳號與密碼,密碼後端都有一套加密機制再做傳輸,如果具備強大運算力的量子電腦問世,傳統密碼後端的加密機制就會被破解,個人網路使用密碼可能都會被看光。

蕭榮興指出,這可能產生兩大衝擊,一是國家機密資料可能被破解,二是很多系統運用到簽章跟憑證,也可能遭破解、身分恐被盜用。美國聯邦政府已在進行後量子密碼遷移過程,概念上是要讓現行密碼的後端加密機制改變演算法,讓量子電腦無法破解密碼。

蕭榮興表示,美國去年發布規定,2027年起所有政府新採購的資通訊設備須符合後量子密碼要求;如果是既有系統,則要逐年淘汰,若為較短的加密機制,2030年就要汰換,最晚2035年要完全換成後量子密碼。

外界關注台灣廠商面臨的影響,蕭榮興說,2027年資通訊產品外銷可能受影響,如果廠商的產品沒有具備後量子密碼保護,可能面臨出口限制;其次,服務營運商如果系統沒更新,2030年可能出現相容性問題,導致現有系統密碼對接失敗;而未來10年因應後量子密碼遷移,可能帶動新一波軟體升級、硬體汰換與新型資安解決方案的需求。

哪些台廠產品2027年可能受到美國新規定影響,蕭榮興會後受訪指出,網路設備若涉及資料交換跟傳輸,會優先面對此挑戰,資通訊設備、晶片、簽章憑證解決方案等也會受影響。

至於指引內容,蕭榮興表示,各單位要根據業務性質做判斷,綜合考量後,再來看哪些項目要做密碼遷移。舉例來說,不同業務的資料生命週期不同,戶政資料可能長達50年到70年,網站交易資料可能僅3個月,建議企業建立量子準備計畫,再來盤點加密資產清單,確認供應鏈的準備程度等。

數發部 美國 資安 量子電腦

延伸閱讀

資安人才培育計畫 15門課程模組逾2萬人次參與

賴總統:打造資安國家隊 訂四年計畫

精誠、零壹、電信三雄扮先鋒

精誠秀資安解決方案

相關新聞

回應關稅戰 台積電間接否認投資英特爾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昨首度說明公司應對情況,他表示客戶及訂單未改變,台積電也沒有參與英特爾...

網傳間接出貨HBM給華為 智原:不實謠言

網路社群散發及影射智原配合客戶運作,解焊高頻寬記憶體(HBM)出貨給華為,智原今天公告表示,是不實謠言,與華為並無直接或...

蘇姿丰:台積美國新廠 AMD已投片

地緣政治與美國關稅議題引發各界熱議,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昨天表示,超微是美國公司,美國製造當然是關鍵優先事項。不過...

台積亞利桑那2廠 提前量產

台積電為避開川普政府的關稅大刀,提出在美國新增一千億美元投資計畫,至於在進行中的六五○億美元計畫,規畫將亞利桑那州第二座...

台積電:早已未出貨華為 助美調查

根據半導體研究與顧問公司SemiAnalysis日前公布的報告,儘管中國大陸華為的昇騰晶片能在中芯國際製造,但該公司注意...

借中芯掛名出貨華為? 台積電:2020就斷供貨 真相商務部非常清楚

針對外電披露,華為推出的AI處理器「昇騰910B」(Ascend 910B)與「昇騰910C」(Ascend 910C)...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