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普亭與美特使會談3小時 川普高喊:俄烏和平協議快要成了!

聯合報社論/關稅大棒當頭!卓內閣還在搞低級操作

各說各話?川普堅稱習近平有打電話來 中駐美使館駁斥

去年全球遭詐騙金額達6880億美元 Google與數發部合作打詐

Google今日舉辦亞太防詐論壇,聚焦AI技術應用、政策更新與跨界合作三大防詐主軸,並宣布攜手數位發展部啟動「防詐策略夥伴關係」,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左起)、數發部部長黃彥男、Google 全球政府事務暨公共政策副總裁Wilson White共同出席。
記者林莉/攝影
Google今日舉辦亞太防詐論壇,聚焦AI技術應用、政策更新與跨界合作三大防詐主軸,並宣布攜手數位發展部啟動「防詐策略夥伴關係」,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左起)、數發部部長黃彥男、Google 全球政府事務暨公共政策副總裁Wilson White共同出席。 記者林莉/攝影

2024年全球詐騙金額達6880億美元,相當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86%。Google今日舉辦亞太防詐論壇,聚焦AI技術應用、政策更新與跨界合作三大防詐主軸,並宣布攜手數位發展部啟動「防詐策略夥伴關係」。

Google 台灣總經理林雅芳表示,Google防詐策略聚焦三大面向,AI工具、清晰政策、夥伴關係。數據顯示,2024年運用AI技術偵測詐騙內容,已有97%的廣告移除來自AI貢獻,限制142億則廣告、停權3920萬個廣告帳戶。其次是政策更新,透過強化廣告主身分驗證與建立信用制度;第三則為跨界合作,目前已合作網紅觸及超過50萬人,同時串連政府、非營利組織,將防詐意識深入基層。

數發部長黃彥男指出,去年剛上任時詐騙問題嚴重,尤其是假冒名人與投資詐騙廣告氾濫,如今在平台協力下,假冒名人廣告已減少95%以上,投資詐騙也下降將近90%。他表示,目前數發部以兩面向執行,分別是政策面、技術面。政府自2024年7月通過「打詐專法」,對大型平台提出實名制驗證、資訊透明與快速下架等要求,目前已推動部會合作辨識詐騙類型、建置資訊共享平台。

Google全球政府事務暨公共政策副總裁Wilson White也指出,詐騙問題已對全球造成重大影響,2024年全球損失高達6880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就占近三分之二。他說,防詐需要跨部門、跨國界共同努力。

Wilson White表示,Google已與數發部啟動「防詐策略夥伴關係」,將在資訊共享、技術偵測上深入合作,並建立「全球詐騙訊號交換平台」,讓參與機構即時交換詐騙警示訊號。該平台目前已有1000萬筆訊號進入、400萬筆被即時分享。

Wilson White指出,Google將進一步推廣「遊戲式學習反詐」方式,預計今年將反詐遊戲「Shield Up!」導入台灣市場。他指出,遊戲方式筆傳統宣導更有效。

林雅芳強調,防詐是需不斷更新,Google將持續透過技術創新與滾動式政策調整,與政府、產業與民間團體攜手合作,共同建立可信任的數位環境。

Google 公共政策 數發部 詐騙

延伸閱讀

Google 揪團阻詐騙 首度在台辦防詐論壇

詐騙鄉間也橫行 台南警方邀資深藝人譚艾珍分享遭詐經歷

詐騙推新招「假買家騙賣家」 卓榮泰指示5大部會因應

凱基壽反詐 建構「金警聯防」

相關新聞

英特爾CEO會魏哲家 喊創雙贏

根據外電報導,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近日曾與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見面,討論雙方協調合作達成「雙贏」...

美反壟斷 盯上陸網通一哥…友訊、華碩、神準等有望瓜分市占

美國政府日前針對中國大陸路由器品牌TP-Link展開資安及國安調查,最快今年禁售,現在美國再砍一刀,對TP-Link進行...

百度新AI模型 擁價格優勢

百度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百度Create開發者大會上,發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文心大模型X1 Tur...

英特爾本季財測疲弱 PC前景蒙塵

英特爾(Intel)上季營收雖優於預期,但本季財測疲弱,還計劃調降今年資本支出20億美元、並繼續裁員以降低成本,顯示未擺...

蘋果加速遷出大陸產線 銷美iPhone改印度製 鴻海受惠

外電報導,美國消費電子大廠蘋果(Apple)計劃明年底之前,將美國銷售iPhone的產地全都改為在印度組裝,遷移速度比投...

輝達、亞馬遜、Google相關投資計畫不變 AI三巨頭撐腰 台鏈吞定心丸

近期AI大廠紛傳放緩投資資料中心進度,但輝達(NVIDIA)與亞馬遜AWS均表示,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建設進度正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