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母女遭詐千萬身亡…警諷「妳還活著喔?」送懲戒 開庭要法官從重處分

獨/陳梅慧國道車禍身亡今獲不起訴 XREX兩創辦人洗錢緩起訴

驚動習近平!大陸遼陽一飯店發生火警「濃煙猛竄」 已釀22死3傷

英業達衝AI 啟動美國製造 除了和碩 台灣代工廠幾「全員到齊」

英業達董座葉力誠。聯合報系資料照
英業達董座葉力誠。聯合報系資料照

代工大廠英業達加入「美國製造」行列,董事會昨(28)日通過,擬斥資上限8,500萬美元(約新台幣27.6億元),在德州設立伺服器製造基地。法人看好,英業達前往美國布局,可望降低川普政府關稅戰干擾,助益後續營運。

此前,鴻海(2317)、廣達(2382)、緯創(3231)、緯穎(6669)、仁寶(2324)等國內代工大廠均已投入「美國製造」,隨著英業達(2356)也將於德州建廠,台灣主要代工廠當中,僅剩和碩(4938)美國布局尚未明朗。

英業達董事會通過美國投資計畫,授權子公司在德州尋覓合適廠房。英業達指出,美國子公司為因應未來全球化策略布局及穩定客戶合作關係,滿足客戶出貨地點需求,同時積極爭取開發新客戶或市場,並降低美國關稅政策波動影響,將於美國德州設立產品製造基地。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據悉,英業達選擇前往德州設廠,主要原因包括鄰近墨西哥、當地電力供應較充足等。供應鏈先前則傳出,英業達考慮在德州租用廠房,建置先進伺服器後段組裝產線,預計最快下半年就可望啟用。

代工廠憂心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將為營運增添更多不確定性,因此川普上任以來,各大代工廠相繼部署重兵,前往美國建立製造產能,鴻海、廣達、緯創及旗下伺服器代工廠緯穎、仁寶等,陸續赴美投資設廠、或擴增既有產能因應。

鴻海在3月下旬公告,子公司美國鴻佰科技斥資1.42億美元(約新台幣47億元),取得美國德州休士頓的土地及廠房。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表示,接下來與客戶在美國幾個州的生產合作計畫會愈來愈多,今年資本支出將成長兩成以上。

廣達近年來持續催動布局美國馬力,也是川普確定入主白宮、尚未祭出關稅大刀前,第一家加碼投資美國的台灣代工廠。廣達執行副總經理楊麒令日前即表示,廣達近兩年持續在美擴廠,在東岸與西岸都有產能,未來也將因應需求在兩座廠區擴產。

緯創也如火如荼擴大美國製造布局。緯創董事會4月初拍板,將新設美國子公司WIUS,WIUS將斥資不超過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57億元),取得美國土地與廠房,是緯創首度在美國建立大規模AI產品製造基地。

緯穎則於2月底拍板將赴德州設廠,增資美國子公司WYMUS 3億美元(約新台幣96.97億元),為其首度在美國設立製造據點,預計投資金額將近百億元。

仁寶2月現增美國印第安納州子公司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7億元),擴大車電產能,同時也持續評估北美擴產計畫,並傳出積極尋求收購超微旗下美國AI伺服器組裝產能。

新台幣 美國 英業達

延伸閱讀

執政百日宣傳邊境政策 白宮估美國有2千萬非法移民

IBM未來五年擬投資美國1,500億美元 對齊川普政策

高關稅大陸撐不下去?美財長:說不定陸方會先打給我

日菲代表本周赴美談判 目標共同都是「零關稅」

相關新聞

蔡司加碼投資台灣 520將首度參展台北國際電腦展

看好台灣在AI、半導體、電子、醫療等產業的創新地位,來自德國的光學技術領導廠商蔡司延續「Taiwan to Global...

台積電在美6廠若全完工 經長郭智輝鬆口:供應鏈恐外移

台積電赴美設廠後,外界關注供應鏈外移問題。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今質詢時問政府是否有所掌握,經濟部長郭智輝答詢表示,以台積電目...

蔡司助力台灣 加速AI伺服器和半導體聚落威力再提升

德國蔡司集團履行加碼投資台灣的承諾,蔡司台灣總經理章平達今(29)日宣布集團將首次參加將參與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

下半年景氣有變數? 廣達林百里:市場動態仍受川普左右

代工大廠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於29日現身台大校園參加「人本AI時代-跨校圓桌論壇」。面對外界關心今年下半年景氣的...

COMPUTEX再邀大咖!Arm 參與COMPUTEX 2025系列活動

外貿協會29日宣布Arm將在COMPUTEX 2025舉行聯名活動,於展前一天5月19日在台北漢來大飯店舉辦Arm前瞻技...

台積電陷毛利率保衛戰 國內電價威脅不亞於關稅影響

除關稅可能的威脅外,台積電(2330)的利潤也面臨國內電費上漲的影響。彭博分析師認為,電價啃蝕台積電利潤的程度不亞於美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