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7架國際航班在領空 印巴空中交通大亂畫面曝光

獨/板橋33公斤冷氣從天而降砸死女大生 安裝工人、業者判決出爐

鴻海14日法說會 聚焦關稅變數及蘋果供應鏈布局

鴻海。聯合報系資料照
鴻海。聯合報系資料照

鴻海將於14日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變數,牽動鴻海全球產能動向,以及AI電動車事業進展。鴻海也是蘋果(Apple)最大組裝代工夥伴,鴻海法說會聚焦美中關稅戰影響iPhone供應鏈在中國和印度布局等議題。

面對川普關稅變數,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集團預先掌握全球產業區域化製造趨勢,提早布局全球,分散地緣風險,面對關稅不確定性,鴻海致力分散生產基地,減少依賴單一地區。他也指出,鴻海尋求與客戶更緊密合作,共同應對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

觀察鴻海布局主要市場,早在1985年,鴻海就進入美國,美國是鴻海在海外第一個投資的國家。之後在1988年,鴻海在中國深圳設立據點,1999年布局捷克,2004年前進墨西哥,2006年進軍印度,2007年進入越南市場。

根據資料,目前鴻海集團在全球總共有233個廠區和辦公室,分布在24個國家地區,季節性高峰約有90萬名員工,以及超過1萬家供應鏈夥伴。

面對關稅壁壘陰影,鴻海是否調整全球布局比重,備受關注。鴻海發言人巫俊毅重申,鴻海持續在台灣、美國、墨西哥、東南亞、中國大陸等地,按照各地客戶產品需求擴充調整產能。

展望北美市場,巫俊毅表示,鴻海集團評估,今年在人工智慧(AI)應用和電動車需求可望明顯成長。

觀察鴻海集團AI伺服器產能布局,多數集中在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和墨西哥,部分在台灣和越南。AI伺服器產品是鴻海集團最大的獲利來源。

但美中關稅戰未解,鴻海大客戶蘋果加速將製造業務移出中國,可能牽動鴻海集團iPhone產能動向。

在印度,鴻海集團與蘋果客戶積極當地擴建iPhone產能,證券法人評估,今年底前印度生產iPhone占蘋果iPhone整體組裝比重,將提升至15%至20%。

展望鴻海今年營運主軸,鴻海持續看好AI產品和電動車事業做為雙主軸,帶動集團業績強勁成長。

劉揚偉表示,鴻海持續深化繪圖晶片(GPU)模組與基板、強化布局整機組裝與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持續研發邊緣運算與液冷技術。他指出,特別在上游的GPU模組和基板,是鴻海發展AI伺服器的核心策略。

展望AI伺服器營運,劉揚偉重申,鴻海今年AI伺服器出貨量逐季攀升,在整體伺服器營收占比將超過50%。

另外在電動車,巫俊毅表示,Model B跨界休旅車即將量產,預期今年亮相,Model C北美款今年底前有機會推出。在北美產能規劃,巫俊毅指出,美國俄亥俄州電動車廠區和美國各廠區產能,會視客戶需求快速調整。

供應鏈人士向記者透露,鴻海為日本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代工服務的電動車合作案,5月中旬可明朗,三菱以鴻海設計的Model B平台為基礎改款新電動車,有機會在裕隆苗栗三義廠開始初步量產,初期鎖定澳大利亞或紐西蘭市場,未來也有機會打進日本和台灣市場。

鴻海旗下鴻華先進與裕隆旗下品牌納智捷(LUXGEN),也持續合作Model B平台為核心的n5新款電動車,預計最快第3季初在台灣亮相,n5電動車也可能在裕隆三義廠量產。

AI 電動車 鴻海

延伸閱讀

陸油電混合車 銷歐利器

蘋果代工廠擴大越南、印度產能

鴻海新契機 催速成長

美系外資調降6家蘋果供應鏈目標價 鴻海、大立光也難逃

相關新聞

徵詢期將屆 回應冷清 業界憂美將課半導體關稅

美國預計周三(七日)公布半導體關稅細節,攸關課徵關稅與否的公眾意見提交狀況在進入倒數三天的關鍵期卻異常冷清。根據美國商務...

台幣急升值謝龍介批楊金龍「禿鷹說」騙人 漲幅快淹鼻子了

台幣近日狂升,國民黨立委謝龍介針對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的禿鷹說,認為是在騙人,他說,外匯是有管制,顯然楊金龍沒有跟台灣人說...

國科會補助退火計畫與仁寶合作 加速開發量子啟發運算

國科會補助成功大學副教授舒宇宸的「數位退火研發推動計畫」,近日與仁寶電腦合作,使用仁寶的GPU驅動的加速運算應用產品,探...

新台幣急升 PCB台廠:勢必波及第2季獲利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近期急升,不利以出口導向的電子產業,印刷電路板(PCB)台廠業者表示,日常收付現金高達7成以美元計價,由...

印巴衝突升溫 無人機台鏈獲急單

印巴衝突持續升溫,供應鏈業者傳出,國際軍事採購業者已向台灣無人機供應鏈提出急單需求,規模數千架,將採購自殺型無人機,且不...

緯穎看好散熱發展 雙鴻、奇鋐跟著吃補

緯創旗下伺服器代工大廠緯穎董事長洪麗寗昨(6)日表示,進入水冷時代,散熱能力兩年成長兩倍,未來甚至將達「兩年成長三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