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和談不到2小時!烏方控俄要求「脫離現實」 1舉動暗示兩國敵意

獨/公視出手!威廉閃兵不只停3節目 第4個節目「終止合作」

黃仁勳抵台第一餐在這宴請魏哲家 一眾台積電高層也入座

博通發表第三代CPO技術 實現200G/lane傳輸能力

博通發表第三代CPO技術,實現200G/lane傳輸能力。(路透)
博通發表第三代CPO技術,實現200G/lane傳輸能力。(路透)

博通今(16)日宣布其共同封裝光學(CPO)技術取得重大進展,並推出第三代 200G/lane CPO產品線。除了達成 200G/lane 的技術突破外,博通也展示成熟發展的第二代 100G/lane CPO產品及產業生態系,強調在半導體專業封測代工流程、散熱設計、操作處理程序、光纖繞線(fiber routing)以及整體良率方面的重要提升。

隨著博通陸續公布更多的產業合作夥伴,顯見博通CPO平台已準備就緒,可支援大型AI部署所需的水平與垂直擴充應用。

博通自2021年推出第一代Tomahawk 4-Humboldt晶片組以來,即在CPO領域擁有領導地位,帶動整個CPO供應鏈提前進入學習與驗證週期。此晶片組擁有多項關鍵創新技術,包括高密度整合型光學引擎、邊緣耦合(Edge Coupler)技術以及可拆式光纖連接器。

在此成功基礎上,第二代Tomahawk 5-Bailly(TH5-Bailly)晶片組成為業界第一個量產的CPO解決方案。作為 TH5-Bailly 量產的一部分,博通專注於自動化測試與可擴展製造流程,為未來世代的大規模生產奠定基礎。透過推動100G/lane CPO產品線的部署,博通在CPO系統設計方面累積了無可比擬的經驗,無縫整合光學與電子元件,進而最大化整體效能,並打造出業界最低功耗的光學互連解決方案。

博通今日宣布推出的第三代200G/lane CPO產品線,並承諾開發第四代400G/lane解決方案,未來也將持續帶領產業提供最低功耗與最高頻寬密度的光學互連技術。

博通在CPO領域的領導地位,不僅來自其先進的交換器ASIC與光學引擎技術,也包括被動光學元件、互連技術與系統解決方案合作夥伴的完整生態系發展。透過 100G/lane CPO 產品線,博通已展現其技術擴展能力,不僅滿足日益成長的AI推論需求,更支援下一波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

博通光學系統事業部副總裁暨總經理Near Margalit表示:「博通多年來致力完善CPO平台解決方案,從第二代 100G/lane 產品的成熟度以及整體生態系已準備就緒即可見一斑。隨著第三代 200G/lane CPO 解決方案推出,我們再次為下一代AI互連技術設下新標竿。博通致力提供領先業界效能表現、功耗效率與可擴展性的承諾,將協助客戶應對當前快速演進的AI基礎建設需求。」

AI 博通 生態

延伸閱讀

華通低軌衛星商機穩定升溫 泰國新廠拉高貢獻

鴻海旗下鴻騰 以高效能互連解決方案推進博通 CPO 計畫

日月光正式展示CPO裝置 開啟先進封裝新頁

日月光投控宣布 推出共同封裝光學元件、鎖定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應用

相關新聞

傳輝達落腳士北科 議員簡舒培批:把北市當盤子

輝達總部盛傳落腳台北市士北科T17、T18,台北市議員簡舒培今在議會質詢時質疑,新光人壽沒有拿到使用執照,就和別人去談轉...

輝達海外總部落腳北市科?業者曝選址藏關鍵問題

輝達(NVIDIA)海外總部選址備受關注,傳出可能落腳台北市南港北士科,或花博園區、松山機場周邊。業者指出,輝達原本辦公...

英業達攜三大半導體巨擘 連3天辦五場AI講座秀尖端技術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即將於20日在南港展覽館正式開幕,而代工大廠英業達(2356)16日宣布,團隊將攜手三...

在美矽谷打造全球設計中心 晶睿將聚焦AI、雲端設計

智慧安防品牌晶睿通訊總經理廖禎祺今天表示,為更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優化使用者體驗,在全球科技重鎮美國矽谷打造全球設計中心,...

華碩胡書賓接任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

致力推動全球智慧城市發展的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Taiwan Smart City Solutions Alliance...

輝達、鴻海推動「台灣算力聯盟」支援政府布局主權 AI

因應AI應用快速擴展與多元化需求,算力已成為驅動AI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國科會16日宣布,由國研院國網中心發起的「台灣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