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Sony WH-1000XM6藍牙耳機開箱!摺疊回歸、降噪驚豔、音色更純粹

特斯拉基本面差 股價卻狂飆勝輝達!網曝「馬斯克1優勢」:他懂賣夢

獨/台中狠父虐兒國小到高中「不給吃飯毒打8年」少年竟患重鬱

網路廣告未實名制 數發部首開罰臉書100萬元

臉書因未依規定揭露委託廣告刊播者、出資者資訊,遭數位發展部開罰一百萬元,成為打詐專法上路以來首家挨罰的業者。路透
臉書因未依規定揭露委託廣告刊播者、出資者資訊,遭數位發展部開罰一百萬元,成為打詐專法上路以來首家挨罰的業者。路透

網路詐騙廣告層出不窮,數位發展部昨表示,Meta旗下的臉書(Facebook)平台,未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揭露委託刊播者、出資者資訊,有兩則廣告資訊揭露不完全,每案各裁處罰鍰五十萬元、共計一百萬元,並要求Meta限期改正,這也是打詐專法上路以來首次開罰業者。

Meta發言人表示,「我們有責任盡力打擊在我們平台上的詐騙行為,並對此高度重視。我們將繼續與政府及執法機關等相關單位合作,跨平台、跨產業共同打擊網路詐騙」。不過,Meta並未回應是否繳交罰鍰或提出訴願。

詐騙是民怨之首,全民都希望政府加強監管社群平台,打詐四法通過之後,授予數發部強而有力的監管工具。內政部警政署一六五打詐儀表板顯示,光是四月,詐騙案財損就高達七十六億元,受理的詐騙案件數高達一萬五千多起,按照類別來看,「假投資詐騙」、「網路購物詐騙」、「假買家假賣家詐騙」、「假交友詐騙(投資詐財)」、「假交友詐騙(徵婚詐財)」是詐騙案件最高的五個類別。

若再從社群平台分析,數發部「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數據顯示,在四大社群平台之中,Meta上面的詐騙訊息最多,占比高達九成。數發部觀察,詐騙集團也會跟隨時事,而有不同的詐騙訊息,根據「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最新一周統計,詐騙高風險關鍵字與「外匯」相關,例如黃金期、上下車、資金等,研判這些關鍵字應與近期美國「關稅戰」議題相關。

而數發部此次開鍘的兩案,一案是由內政部警政署移交,另外一案則是數發部查核時所發現。數發部指出,Meta刊登的兩個網路廣告未落實實名制,違反「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每案各予以裁處五十萬元罰鍰,並要求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將按次處罰。

數發部數產署平台經濟組長林青嶔說,這次開罰主要是因Facebook並未完整揭露訊息,重點是這兩起案件都沒有清楚揭露出廣告出資者訊息,因此才會依照詐防條例第卅一條第一項第二款,若違法可處以廿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鍰;經過數發部會同相關部會,且也找來Meta說明過後,最終開罰兩案各五十萬元。

數發部指出,訂定「詐防條例」及子法時均多次與業者溝通,業者也表示願意配合「詐防條例」規範,且已落實法遵義務,但仍發現有具體違反法規情事,因此依法裁處。

未來數發部也會督促業者恪遵法規,並與各部會緊密合作,強化網路詐騙防制機制。

詐騙集團 社群 數發部 廣告 Meta

延伸閱讀

營建剩餘土石方85%來自六都 內政部導入科技監控

臉書廣告資訊揭露不完整「每案罰50萬」 Meta 回應了

臉書廣告資訊揭露不全 數發部今開罰Meta 100萬元

越打越猖獗!彰化縣打詐8連霸 件數及金額依然往上長

相關新聞

鴻華先進股東會/董座劉揚偉:五年內賺錢、Model C下半年賣到美國

鴻華先進(2258)23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劉揚偉在致詞時表示,委託設計製造代工服務(CDMS)模式,繼發生在個人電腦(...

獨/林百里作東 黃仁勳等大咖再現「兆元宴」菜色曝光

代工大廠廣達(2382)創辦人暨董事長林百里為科技界知名的「美食家」,而他近日也邀請有「AI教父」之稱的輝達(NVIDI...

護國神山硬起來…台積電警告 晶片關稅影響設廠

Tom'sHardware網站報導,美國商務部針對半導體進口加徵關稅的計畫徵求公眾評論,已有數家科技公司在書面回應中表示...

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上線 100元就可買比特幣

富邦集團以金融、電信當後盾,搶進虛擬資產平台,台灣大旗下全資子公司富昇數位昨(22)日宣布「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TWE...

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上線 蔡明忠花十秒買進比特幣

富邦集團旗下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TWEX)上線,富邦集團暨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特別透過影片,分享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只花十...

OpenAI大併購 照亮鴻海…打造品質前所未有的消費性硬體產品

OpenAI宣布,以近65億美元(約新台幣1,950億元)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購由前蘋果設計總監艾夫共同創辦的AI裝置新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