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醫療體系人力荒!過來人揭原因點名「4科系以外都低薪」 同行淚讚

MLB/道奇陷地獄7連敗 李政厚、金慧成都敲3安猛打

114分科地理/手寫題考川普增加大陸關稅!考生:平時要閱讀關注時事

台廠搶次世代通訊商機!仁寶、聯發科看旺後市 加大布局

仁寶。記者吳康瑋/攝影
仁寶。記者吳康瑋/攝影

6G次世代通訊商機夯,也為全球企業創造出源源不斷的新商機,而包括台系代工大廠仁寶(2324)、聯發科(2454)在內的多家指標企業,也瞄準6G次世代通訊技術的龐大商機,並鎖定衛星地面端接收站、地面基地台主機板、電源供應器等零組件及組裝領域,攜手投入,而工研院攜手台系業者中較早投入布局的仁寶、聯發科、稜研、耀登(3138)、聯發科等產官學研業者,一同前進歐洲市場,參加「EuCNC&6G Summit」、簽署3項重要的「6G產研合作計劃」,並期盼藉此搶先佈局6G 技術先機。

仁寶近年持續推動多角化經營、積極降低庫存及調整產能,鎖定伺服器、汽車電子、穿戴裝置、手機和5G通訊等五大業務領域拓展,並鎖定飛行在空中的實體衛星、以及5G衛星物聯網解決方案等面向投入。事實上,仁寶在低軌衛星領域布局已久,主要以5G衛星連接應用方面的企業解決方案等創新技術切入,公司也持續看好隨著對更快、更可靠連接的需求不斷增長,5G 和衛星連接對各行各業的企業都至關重要。

而這對衛星供應鏈來說又是新的營運動能。仁寶作為長期深耕衛星供應領域的業者,也長期看好5G+衛星應用連接的方式,將徹底改變未來企業的運營方式。 對此,仁寶指出,這項技術將使企業在偏遠地區也能獲得高速互聯網和通訊服務,並且使他們更容易擴大運營及業務範圍,且藉此技術仁寶也研發出各種企業級解決方案,展望未來,仁寶看好5G、甚至6G的市場將成為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而隨著需求逐漸增長之下,訂單動能也將持續增溫。

仁寶近日已公告團隊最新的單月營收表現,公司6月營收達605.2億元,月增5%、年減26.8%,前六個月合併營收達3,795.41億元、年減13.1%,而仁寶作為台廠當中較早投入發展的業者,近年從5G衛星物聯網解決方案、到5G 波束成型智慧天線技術方案,都已獲得了不小的成果,而團隊此次接受經濟部、工研院的邀請,派多旗下衛星供應產品線的高管,與多家台廠夥伴一起前進歐洲,並期盼藉此協助臺灣次世代通訊產業,掌握未來6G的發展方向與系統規格,提早布局國際市場、齊搶商機。

工研院攜手產官學研參加歐盟次世代通訊研發盛會「 EuCNC & 6G Summit」。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攜手產官學研參加歐盟次世代通訊研發盛會「 EuCNC & 6G Summit」。工研院/提供

仁寶 6G 5G

延伸閱讀

布局AI ASIC 研調:聯發科採取「由邊緣走向雲端」的發展策略

仁寶營收/6月605億元、月增5% 拚 AI、車用重返成長態勢

望穿秋水!Mazda次世代CX-5 7/10發表確認!

仁寶波蘭車用新廠一階段完工!拚明年量產、年產可達350萬台

相關新聞

美將在月底發布半導體關稅稅率 業界面臨「三殺日」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8日表示,將在7月底或8月1日發布半導體關稅稅率決定。半導體業認為,雖然台廠直接銷美比重很低,仍擔心...

中華電董事長:99.9%政府網站憑證更新 無涉國安資安

針對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抨擊中華電信TLS伺服器憑證遭Google與Mozilla撤銷信任,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今天召開記者...

立委示警資安不存、國安何在? 數發部「雙憑證機制」存疑

立委葛如鈞10日召開記者會,直指數位發展部面對中華電信TLS伺服器憑證遭Google與Mozilla撤銷信任一事,處理態...

台光電股價最慘5元22年後叩關千金股 如何讓輝達沒它不行?鐵血掌門經營心法解密

台光電總部,已經在桃園觀音矗立30多年了,7月1日,烈日當空,廠區建物被曬得明晃晃地,今周刊採訪團隊拉開這扇向來不對媒體公開的總部鐵門,探訪這座神秘的CCL(銅箔基板)王國。

環球晶股價走低300元 營收下滑逾1成、獲利腰斬過半...沒搶到AI商機?衰退背後真相

相較於去年一度超過600元的股價,環球晶圓今年股價一路走低,如今在300元左右徘徊。市場競爭與投資上的雙重威脅,是它發展上的兩大難關。

半導體風雲/砷化鎵界的台積電 穩懋陳進財解密AI神經

午後斜陽映入穩懋半導體總部,玻璃帷幕反射著董事長陳進財的身影,雖已鬢髮如銀,卻仍目光炯炯。穩懋被稱為「砷化鎵界的台積電」,他所領航的化合物半導體產業,雖不若台積電所引領的「矽」半導體那樣大開大闔,但在AI風起雲湧之際,同樣蘊藏爆發力。在接受聯合報數位版專訪時,陳進財語氣堅定地說,「台灣擁有全球最好的化合物半導體製造技術」,他說,這項技術掌握了傳輸的關鍵,為AI時代的資訊流動,提供核心動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