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爸媽別再禁小孩打電動!研究曝:天天玩Game也能變聰明

指選前喊「告急」恐違規 李進勇2018曾自稱「選情很危險」

「整個師大跟你道歉?」惹議 劉錦璋被爆亂當學生「我就是要教訓你」

國科會拚加速布建AI算力基礎建設 估2029年達23MW

國科會表示,將加速布建AI核心算力基礎建設。(路透)
國科會表示,將加速布建AI核心算力基礎建設。(路透)

台灣力拚成為AI之島,國科會今天表示,將加速布建AI核心算力基礎建設,整體算力至2025年底可達5.1MW(指算力所需的用電功率規模),2029年預估可達23MW,並同步開發相關平台,整合高效能算力、生成式AI模型與微調工具,加速百工百業導入AI。

國科會今天召開第16次委員會議,由國科會提報3項議案,包含「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方案階段性成果」,報告晶片與AI結合驅動產業創新、強化人才及國內創新創業環境等成果;「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階段性成果」展現政府推動災害防救科技研發及應用成果;以及「115年度政府科技預算先期規劃」,聚焦五大信賴產業。

國科會指出,晶創方案自2024年啟動,聚焦半導體與AI雙核心發展,透過優勢延續、國際拓展、應用創新與永續調適等4大策略,強化台灣科技創新體系與產業升級動能。

國科會表示,為維持前瞻製程領先地位,打造小於1奈米的原子級驗證關鍵設備,並鼓勵產學研投入高效能運算晶片、低功耗AI、異質整合與矽光子等關鍵技術研發,強化晶片效能與設計安全性,提升台灣在高階晶片自主研發與先進封裝的能力。

同時,國科會指出,積極強化晶片設計人才培育與技術支援環境,推動EDA雲平台與FinFET、AI、先進封裝等設計資源建置,培訓種子師資與提供教材課程。

國科會進一步表示,為鞏固台灣在半導體與AI創新生態系中的關鍵地位,並與國際夥伴共同推動數位轉型與產業升級,推動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透過吸引來自英、美、法等多國新創團隊落地台灣。

國科會強調,將加速布建AI核心算力基礎建設,整體算力至2025年底可達5.1MW,2029年預估可達23MW,並同步開發「TAIWAN AI RAP」平台,整合高效能算力、生成式AI模型與微調工具,協助企業與研究團隊快速部署應用,加速AI導入各行各業,奠基台灣科技國力。

此外,國科會說明,跨部會2023年起推動「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在各部會的努力下,方案已累積166項科研成果,其中多項技術已落實應用於災害應變管理。

國科會指出,相關成果包含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利用井下地震站及智慧化預警系統,在今年花蓮地震時,讓全台民眾提前收到警報;其發展的AI颱風路徑預報,提升72小時以上的預測準確度,有效強化防颱作為。

同時,國科會表示,經濟部水利署則透過物聯網與AI影像辨識,大幅提升淹水判讀效率,提供即時災情資訊;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也導入AI技術,建立土石流多元預警模式,於颱風丹娜絲來襲期間成功發揮預警功能。此外,為確保災時通訊不中斷,數位發展部也已建置超過770個非同步衛星站點,並在花蓮地震時支援災區緊急通訊。

晶片 AI

延伸閱讀

女足教練逼抽血換學分!教部怒轟台師大「糟糕」 將追溯過去研究案

H20出口解禁帶動市場需求 估中外購AI晶片比例將達49%

台師大女足傳霸凌抽血換學分 卓榮泰震怒開鍘教練:停止計畫全面檢討

美財長解釋對陸出口H20晶片 稱「陸已研發出同等性能晶片」

相關新聞

三星折疊機銷量看增三成 線上線下預購量較前代翻倍

台灣三星昨(16)日舉辦新款折疊機Galaxy Z Fold7、Flip7台灣市場發表會;台灣三星電子行動通訊事業部總經...

黃仁勳在鏈博會 穿唐裝秀中文演講

「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昨(16)日上午出席在北京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鏈博會)開幕式,他一改往日標...

台積電2奈米戰隊出列!資料中心、蘋果i18…未來5年73兆終端產品都用它

「客戶對二奈米的需求,強勁到做夢也想不到(Never dream about it)。」去年10月,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大膽描述今年下半年即將量產的二奈米,市況超乎預期。

印尼關稅降至19% 鴻海、和碩早有布局 受惠大

美國最新公布對印尼課徵關稅稅率由4月初的32%大降至19%,為現階段全亞洲國家當中最低,台灣電子廠中,鴻海在印尼布局規模...

行政治理/資安署長蔡福隆 守護台灣網路主權

在台灣資安挑戰日益嚴峻的時刻,資安署迎來新任署長蔡福隆,他曾任金管會資訊服務處處長與主秘,主導過金融資安行動方案推動,並...

揚智總座 連建欽兼任

IC設計廠揚智(3041)昨(16)日公告,延攬安瑞科技董事長連建欽出任執行長並兼任總經理,即日起生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