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拚加速布建AI算力基礎建設 估2029年達23MW

台灣力拚成為AI之島,國科會今天表示,將加速布建AI核心算力基礎建設,整體算力至2025年底可達5.1MW(指算力所需的用電功率規模),2029年預估可達23MW,並同步開發相關平台,整合高效能算力、生成式AI模型與微調工具,加速百工百業導入AI。
國科會今天召開第16次委員會議,由國科會提報3項議案,包含「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方案階段性成果」,報告晶片與AI結合驅動產業創新、強化人才及國內創新創業環境等成果;「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階段性成果」展現政府推動災害防救科技研發及應用成果;以及「115年度政府科技預算先期規劃」,聚焦五大信賴產業。
國科會指出,晶創方案自2024年啟動,聚焦半導體與AI雙核心發展,透過優勢延續、國際拓展、應用創新與永續調適等4大策略,強化台灣科技創新體系與產業升級動能。
國科會表示,為維持前瞻製程領先地位,打造小於1奈米的原子級驗證關鍵設備,並鼓勵產學研投入高效能運算晶片、低功耗AI、異質整合與矽光子等關鍵技術研發,強化晶片效能與設計安全性,提升台灣在高階晶片自主研發與先進封裝的能力。
同時,國科會指出,積極強化晶片設計人才培育與技術支援環境,推動EDA雲平台與FinFET、AI、先進封裝等設計資源建置,培訓種子師資與提供教材課程。
國科會進一步表示,為鞏固台灣在半導體與AI創新生態系中的關鍵地位,並與國際夥伴共同推動數位轉型與產業升級,推動IC Taiwan Grand Challenge,透過吸引來自英、美、法等多國新創團隊落地台灣。
國科會強調,將加速布建AI核心算力基礎建設,整體算力至2025年底可達5.1MW,2029年預估可達23MW,並同步開發「TAIWAN AI RAP」平台,整合高效能算力、生成式AI模型與微調工具,協助企業與研究團隊快速部署應用,加速AI導入各行各業,奠基台灣科技國力。
此外,國科會說明,跨部會2023年起推動「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在各部會的努力下,方案已累積166項科研成果,其中多項技術已落實應用於災害應變管理。
國科會指出,相關成果包含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利用井下地震站及智慧化預警系統,在今年花蓮地震時,讓全台民眾提前收到警報;其發展的AI颱風路徑預報,提升72小時以上的預測準確度,有效強化防颱作為。
同時,國科會表示,經濟部水利署則透過物聯網與AI影像辨識,大幅提升淹水判讀效率,提供即時災情資訊;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也導入AI技術,建立土石流多元預警模式,於颱風丹娜絲來襲期間成功發揮預警功能。此外,為確保災時通訊不中斷,數位發展部也已建置超過770個非同步衛星站點,並在花蓮地震時支援災區緊急通訊。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TORRAS FlexLine 67W充電器開箱!1秒收納伸縮線 Switch 2也能快充
📢 4G、5G便宜資費懶人包/5G方案399元最划算、4G吃到飽繼續降價
📢 蘋果秋季發表會他篤定是9月這天!除了iPhone 17系列還有新品亮相
📢 Google新品發表會傳8月登場!除了Pixel 10爆料共9款新品亮相超期待
📢 2025台灣蘋果BTS方案起跑!贈品自由配最多8選1省1萬6 優惠資格一次看
📢 免費貼圖4款!陳傑憲+自取名字陪你到明年、厭世上班族這一款超好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