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竹聯幫主黃少岑訃聞公開 治喪委員會政商雲集…柯建銘當主委

「邪惡國毀滅重置世界」牛頓曾留驚人預言 推算疫情戰爭齊爆關鍵年

第一不是電子相關產業!2024年各行業薪資排名出爐 竟是這行業最威

隱形冠軍/博信跨足新藍海 提早揪出病灶

博信生技發展的超音波顯影劑和超音波藥物傳輸技術平台,是國內唯一發展相關技術的公司。博信生技發展的第一項產品TBS-002-LV,在美國及台灣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在國際上仍屬於市場早期發展階段,國內更是2020年後才引進,博信生技跨足的是超音波技術應用的新藍海市場。

博信生技執行長王中信說明,聲波是一種壓力波,作用在微氣泡上會讓氣泡膨脹或縮小,透過超音波在體外照射,可讓體內的微氣泡周圍產生振波,博信生技的技術原理,就是利用微氣泡產生的振波去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反應,讓血管的通透性增強。

公司創立初期,博信生技的工作是將微氣泡發展為影像診斷產品。王中信說明,這項產品技術在學術界原本並不困難,但如何在生產過程中達到良率最佳化,卻是公司必須面臨的挑戰。此外,博信生技在微氣泡的產製過程中,也打算在氣泡表面修飾標靶分子或抗體,這些都會大幅增加微氣泡造影劑的生產成本。

博信生技技術長康世聰解釋,利用微氣泡振動可產生非線性波動,透過超音波回傳訊號給檢測機器,再進行頻譜分析。傳統超音波並未用到顯影劑,放射師從螢幕上看到的將是包含所有人體組織的一片黑白影像,但如果超音波顯影劑先行注入體內,將可讓超音波檢測只照到顯影劑流過的血管,若應用在肝癌症檢測,將可讓癌細胞的血管紋理更有層次的被看到。

在國際上,超音波顯影劑主要在1990年代開始出現,使得超音波能夠獲取微小血管與組織灌流動態影像,逐漸開展在消化系疾病臨床上的應用。過去傳統超音波對部分有肝硬化患者,或有小於2公分的疑似病灶,往往會因為不容易判別為良性組織或惡性腫瘤,而需要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檢查做確認。但若以超音波搭配顯影劑的使用,對患者來說,將不需要擔心輻射暴露、顯影劑等安全性疑慮,且CT與MRI這兩項檢查大多需要排程等候檢查結果,時間至少要一個月,這段等待期對患者也將造成相當大的心理負擔。

王中信表示,近年來以超音波顯影劑來進行醫療檢驗,在肝癌診斷已被寫入醫學指南,在國外也正展開其他癌症的發展,另外,心血管相關疾病的診斷應用也相當廣,並已在美國成為臨床上不可或缺的診斷利器。在國際上,超音波顯影劑可應用的領域還包括:對比心臟超音波、腹腔對比超音波檢查、介入手術輔助...等。

目前美國已有醫院推廣在兒科診斷中導入超音波顯影劑,作為醫院評鑑加分項目;在中國,更有醫院以超音波顯影劑用於女性不孕症篩查的輸卵管攝影中。博信期許自己能成為全球第一支涵蓋全身多重造影適應症的產品,幫助更多的患者實現早期診斷。

生技

延伸閱讀

94歲阿嬤血管健康度只有20歲、醫院也嚇壞!她曝「每晚在浴缸做一運動」

歐陽妮妮寶寶性別揭曉 氣球一戳破「瞬間暴哭」

挺過小產低潮!43歲女星含淚宣布喜訊「寶寶來了」

女無醫師資格卻為2女醫美差點毀容 嘉院判10月

相關新聞

獨家/懸缺一個月!台灣高鐵董座人選出爐 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

據了解,台灣高鐵(2633)董事長將由現任代理董事長鄭光遠真除。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於今年1月9日卸任,並先由鄭光遠代...

台積電商機!台業者投30億日圓建熊本公寓式酒店 Q2起營運

隨著台積電熊本廠2024年量產,當地經濟發展迅速升溫,商務差旅需求大增。旅遊業者DoMo集團看準商機,2023年挹注30...

科技業主管反而超容易失業?過來人曝「每年都戰戰兢兢」:養成3習慣保持競爭力

今天看到一篇科技業高管中年失業找不到工作的文章,覺得很感慨。

饗饗爆食物中毒…同集團的「旭集」照樣去吃! 股添樂:會是近期最乾淨、體驗最好的

饗賓集團旗下品牌,一個人要價近2000的「饗饗」昨天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剛好我今天要去吃旗下另一個品牌「旭集」。

多少資產才會滿足?雨果「不同年齡追求目標不同」:存夠退休金不是一切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僅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文組該怎麼領高薪?過來人分享「服務業跳科技」:需要具備3種能力

之前蠻多文章討論文組職要怎麼領高薪,其實不少案例是進外商科技業然後擔任營運相關的職位像是Operation、行銷、客服、專案經理等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