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電纜技術與應用論壇/借鏡國外 思考建置課題
跨域電力傳輸成為國際趨勢,國內外海底電纜指標廠認為,台灣若要發展跨海電力電纜,在相關技術、海事工程等有諸多挑戰,包括過去靜態熱容量評估標準的優化,並依據可能的電力潮流進行管線規格評估,尤其台灣特有的海床位移、可能遭遇的礫石或礁岩海床等問題,都需要超前部署。
華新能源電纜系統工程處長 Simon-Patrick Romelt表示,台灣以往電纜製造的經驗多為陸用,對海底電纜製造較為陌生,尤其台灣海峽因潮汐流湍急,特有的海床位移問題也讓工程備受挑戰。另外,因應AI數據中心的建立與再生能源占比上升等需求,未來台灣海峽纜線將會相當密集,海纜交叉的情況除了增加施工與維護的難度,也可能影響纜線彼此的散熱設計。
在纜線製造、海事工程施作豐富經驗的日本古河電氣工業株式會社電力事業部門電力技術部課長尹榮徳指出,進入動態運轉設計階段時,挑戰更大,這階段要面對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如何克服電纜損失造成的溫升,以及在深海中的巨大海壓,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影響電纜損耗造成成本問題,如何讓海纜輸電量提高,同時控制好成本、甚至做到壓低成本,在在考驗廠商能力。
荷蘭凡諾德離岸風電工程公司Engineering Manager Humberto Marcelo Huet Munoz則提到,海底電纜佈放與掩埋的施工流程需要精細的計算,包含佈纜船與挖溝機的相對位置,海纜佈放的角度以及施工船隻移動的速度等,是十分精細的過程,任何一環節沒有到位都會影響佈纜的成敗。例如在淺水區由於船隻吃水較淺,佈纜施作是一大挑戰。荷蘭凡諾德離岸風電因此發展出淺水區佈纜所需的特殊船隻以因應各種地形的挑戰。
日本住友電力事業計劃部HVDC計劃部部長真尾晶二表示,針對距離、電壓以及溫度設計等參數,離岸海纜的設計選擇差異甚大。日本住友對此建立了完整直流傳輸電壓的評估模型,可以針對不同需求與傳輸距離,做出最適宜的纜線設計。
綜合上述不同國家廠商之作法,顯見海底電纜建置上,需克服海洋環境、線路設計、成本控制等挑戰,不過,目前都已有相關解決方案與實際成功案例,台灣在海底電纜發展上,可多借鏡他山之石,完善可行性評估,確保符合成本、經濟效益前提下,打造出最適合的海底電纜建置規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