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鼎踩雷 196億帳款難收回

台灣統包工程承攬商中鼎(9933),旗下子公司CTCIA在美國踩雷,因客戶再生能源商Global Clean Energy(GCEH)聲請重整,導致中鼎有台幣196億元工程款(應收帳款)卡關。
中鼎昨(17)日對於BKRF工程案、業主GCEH聲請重整,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中鼎表示,子公司CTCIA仍有196.04億元應收帳款未收回,今年恐先提列備抵呆帳,有機會明後年起、逐步分年回收清償款項,確保自身債權。
中鼎表示,該筆應收帳款雖已依美國相關法律設立擔保權(Mechanic’s Lien),但因GCEH進入重整程序,實際應收帳款金額仍難以預估,需視重整計畫內容與未來債務清償進度而定。公司目前正密切追蹤重整進度,預計最快第3季法院將核定GCEH重整計劃,同一時間中鼎集團也將評估相關的法律對策,確保債權最大化。
中鼎表示,該債款集團會與會計師充分討論、評估、分析,基於保守原則,今年預期將提列部份備抵呆帳,不會以一次性的全數提列減損,因此不會有淨值瞬間趨近零的事情發生。
中鼎美國子公司合作業主GCEH聲請重整,讓中鼎17日股價在午盤打入跌停價35.1元鎖死;中鼎目前董監持股約8.72%,外資持股約13.67%,1%為自營商,其他股東持股比重為76.5%;其他股東中,最大持股股東為本國自然人投資、達33.3%,其次為僑外資法人投資約18.56%,投信基金投資約16.88%,金融機構投資約10.69%,法人持股約10.65%。
GCEH此次聲請重整的主要原因,包括資金鏈緊張、投資回收時程延誤以及整體新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升高。據悉,GCEH為擴大其再生柴油業務,積極推動多項煉油與生質燃料項目,部分工程即由CTCIA承攬執行。惟因資金調度問題延誤付款,最終導致CTCIA出現近200億元的應收帳款。
中鼎強調,對GCEH的應收帳款,中鼎將與GCEH其他主要債權人,以事先協商的方式,就GCEH既存所有債務在重整方案上,達成「分年清償」的初步共識,力求CTCIA債權獲保全,GCEH也依此共識,擬訂重整支持協議(Restructuring Support Agreement)提交法院。
中鼎強調,將持續透過協商與法律手段爭取權益,以降低潛在財務損失。中鼎指出,此次GCEH重整對中鼎造成的影響雖具風險,但在債權已有擔保的情況下,尤其有擔保設定金額遠超過應收帳款近200億元,因此損失可望受控。
中鼎表示,GCEH的生質柴油廠在去年底完工,剛開始營運,不會馬上獲利,但該廠的生質柴油與通路大廠具買賣合約,營運風險得以控制,中鼎評估其有機會從明後年開始支付債務,並可逐年全數清償,不過何時能回收完債款、分幾年回收,需視法院對重整計劃的核定內容,中鼎會滾動式調整內部對債務可被清償的規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