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租東協報捷 第1季EPS 3.28元

中租控股(5871)昨(13)日舉行法人說明會,近兩年影響獲利的信用減損損失與資產品質,第1季已有好轉跡象,中租控股董事長陳鳳龍指出,東協市場今年各營運地區市場業務成長目標不變;至於關稅戰對匯率產生的衝擊,由於中租控股早已力行籌資在地化策略,各地均以當地貨幣營運,可以百分百的避險。
中租控股公布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47億元,年減1%,累計稅後純益55.06億元,年減5%,每股稅後純益(EPS)3.28元,第1季信用資產、應收帳款業務量為8,270.6億元,年增2%,三大營運區域來看,台灣、中國大陸、東協的首季信用資產、應收帳款成長,分別為年增2%、年減2%、年增6%。另外,第1季的獲利結構中,東協地區的比重也從去年同期的5%上升到8%,區域的首季獲利年成長更達到44%,相較於台灣、大陸首季獲利均比去年同期下滑,東協營運成長相對亮麗。
陳鳳龍指出,東協市場營運成長主要來自馬來西亞與柬埔寨,越南市場也穩健,美中關稅談判暫時修兵是好事,但是關稅影響是整體的,雖然目前越南的外銷企業客戶比重僅一成,但還是要關注對整體經濟景氣的影響。第1季來看,東協馬來西亞、越南成績單確實有比較好,顯示過去幾年東協市場積極整頓資產品質有展現成績。
陳鳳龍並表示,台灣的業務量與獲利下滑,部分與車輛融資相關,主要表現原車融資的量能減少,但是雖然小車的原車融資相關業務出現小幅下降,但還有一定比例,預期車輛融資業務下半年受的負面影響將會愈來愈小。
大陸市場的延滯率創新高引起法人關切,中租控股財務長陳文正則是說明,主要因為目前大陸壞帳回收時間有所拉長,要持續看新增延滯狀況的變化,但大陸是信用成本雖因此上升,上升的幅度還在預期可允許範圍內。
陳鳳龍表示,年初對今年全年的各地市場預估的業務量能成長目標仍維持不變,台灣與大陸全年業務成長目標為5%,台灣的企金業務還可能到7.5%,東協的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業務成長目標均為10%~15%,泰國目標成長5%。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