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套路沒用?川普退讓劇本再上演 外媒分析:關稅包裝「真正目的」

藝人閃兵案擴大!棒棒堂李銓15萬、陳大天25萬交保

黃子佼又與1女和解當場給錢 告訴代理人批:用極低金額打發被害人

台塑便利家榮獲「2025台灣零售永續獎」銀獎 展現永續銷售領域的努力

台塑便利家榮獲「2025年台灣零售永續獎」創新銀獎,由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署長蘇文玲(左)、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右)親自頒獎,母公司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中)代表受獎。台塑生醫/提供
台塑便利家榮獲「2025年台灣零售永續獎」創新銀獎,由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署長蘇文玲(左)、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右)親自頒獎,母公司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中)代表受獎。台塑生醫/提供

台塑生醫14日宣布,子公司台塑便利家長期推動「無包裝」永續銷售模式,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頒發2025年台灣零售永續獎「永續零售創新獎」銀獎,充分展現其於永續銷售領域的創新與努力。

台塑便利家於全台廣設洗衣精、洗潔精補充站,成功突破傳統瓶裝產品的銷售框架,落實減塑、低碳的環保理念,獲得評審團與消費者高度肯定。未來,台塑便利家將持續推動永續消費的經營策略,落實台塑企業在ESG發展上的實力與承諾。

台塑便利家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在追求永續發展的ESG時代,台塑便利家將持續以創新的思維前進,並付諸實踐。我們相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採取貼近民眾生活、接地氣的經營模式。」

台塑便利家於全台設置洗衣精及洗潔精補充站,採自助式操作設計,讓消費者可於無人服務情境下輕鬆完成購買,鼓勵民眾自備瓶器重複使用,不僅可減少一次性塑膠容器汙染,更強化全民參與減塑行動的意識,為減輕環境負擔創造可見的改變,實踐循環經濟的核心價值。

跳脫傳統產品銷售思維,台塑便利家致力於提供「極簡、適量、便利」的日用品消費方式,引領民眾能理性購物、降低浪費。補充站提供「五元少量起售」的彈性購買機制,讓消費者可依實際需求補充使用,不僅滿足生活所需,也促使每一次消費成為支持永續生活方式的具體行動。台塑便利家正逐步轉型為以生活倡議為核心的永續服務平台。

台塑便利家積極與在地政府、企業及金融機構合作,擴展補充站的布建與永續影響力。包括與第一銀行合作,在其台北總行及多家分行設置補充站,結合其在地通路優勢,推廣環保消費理念;也與台南市環保局、雲林縣政府及近期加入的南投縣環保局合作,透過在地資源及宣導力量,共同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的國家目標。

展望未來,實現淨零與環境永續需要更多力量的投入。台塑便利家將持續擴展補充站布點,並誠摯邀請更多市場品牌攜手合作,一同推動綠色生活。台塑便利家也將積極導入智慧化設備與數據管理技術,降低對人力的依賴,並提升營運效率。同時,補充品項也將持續擴充選擇,以滿足更多元的消費需求,讓更多民眾能夠便利地參與永續行動,共同邁向更友善、更環保的生活方式。

台塑 消費 環保

延伸閱讀

台塑、台化全球布局 加快腳步

台塑、南亞樂觀第2季營運

台塑、華通 押長天期

中鋼股東會紀念品大家猜?資深員工與股東都不以為然了

相關新聞

新光三越董座花落誰家?日方是關鍵

新光三越傳出將在6月27日舉行股東會,會中將選出新任的董事及監察人,市場推測,根據持股權董監席次跟上屆差異不大,共16席...

北市1500~2000萬買哪裡有高坪效?專家:這兩區房屋面積逾30坪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各行政區在總價帶1,500萬元至2,000萬元住宅的平均坪數,其中北投區、文山區購買坪數最大,皆逾30坪...

全家友善移工服務再創新 APP「智慧AI翻譯」全新上線

全家便利商店ESG行動再獲肯定!在首屆「台灣零售永續獎」中脫穎而出,勇奪「永續合作夥伴獎」、「永續零售供應鏈獎」、「顧客...

國人房屋自有率高達83.6% 全台逾1.3萬戶住宅設籍超過六戶

觀察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全台有設戶籍住宅的戶數狀況,有83.6%的住宅都是屬於一宅一戶;同時,全台也有13,360...

長榮航機上Wi-Fi升級 今年7月啟動全新免費上網服務

長榮航空(2618)指出,今年7月起將啟動全新免費機上Wi-Fi大升級,讓搭乘不同艙等的「無限萬哩遊」會員享受高空「隨時...

從製程優化到智慧工安 中油導入AI應用有成

台灣中油公司推動數位轉型,近年陸續將人工智慧(AI)與創新科技結合,廣泛應用於產、銷、儲及安環等各領域,透過AI技術導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