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汽車失控衝撞「車頭全毀」 公車慘遭追撞5車擠一團8人受傷

台鐵旅客施暴頻傳 研擬員工配置辣椒水、1情況強制下車

標普全球永續年鑑/第一金深耕 ESG 成果豐

第一金控八度入選S&P Global永續年鑑成員,排名全球銀行業前5%,由第一金控副總經理李淑玲(右)代表受獎。第一金控/提供
第一金控八度入選S&P Global永續年鑑成員,排名全球銀行業前5%,由第一金控副總經理李淑玲(右)代表受獎。第一金控/提供

國際永續評比機構S&P Global以2024年CSA分數(即DJSI指數)為認定標準,公布2025年永續年鑑(The Sustainability Yearbook)成員,第一金控(2892)獲選排名全球銀行業前5%,已是第八度入選為永續年鑑成員,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執行成果亮眼,卓越表現再獲國際肯定,昨(22)日由第一金控副總經理李淑玲代表受獎。  

朝向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邁進的第一金控,依SBTi方法訂定近程減碳目標,於2024年6月獲審查通過,訂定自身營運範疇一、二減碳路徑符合全球升溫不超過1.5℃目標,至2035年預計較基準年2022年減少63%碳排量;2024年範疇一、二較基準年2022年之減碳量為3105公噸CO2e,減量14.43%,且持續透過自有營運據點取得綠建築標章、設置太陽能分行、擴大綠電採購比重及導入內部碳定價等四大減碳行動,精進氣候治理,至今已改造海內外38棟自有行舍為綠建築,且已有22處營業據點使用綠電。  

第一金ESG發展策略連結核心業務,發揮金融中介者影響力,子公司第一銀行為首家簽署加入赤道原則協會(EPA)的公股銀行,公開承諾不再新增承作興建燃煤電廠專案融資等煤炭相關業務,亦持續降低對高汙染及高排碳產業投融資比重,將ESG審查因子納入投融資決策過程,更推出「永續績效連結授信專案」,自2021年到2024年底已承作478件,累計核准額度近7,000億元,至2024年底投資本國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投資餘額達445億元,並累計完成47.6MW的太陽能電廠投資,預估每年將可減少4.7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此外,第一金去年投入逾1.3億元補助弱勢學童與團體、體育人才培育、食物銀行及藝文人士展演平台,並推出多元普惠金融商品,發行世界卡、里仁卡、綠活卡、宜蘭卡及桃園卡等綠色與公益信用卡,依刷卡金額一定比率捐贈回饋金從事環保及公益活動,累計捐贈金額達8.14億元。

綠建築 減碳 永續

延伸閱讀

中信金、國泰金原來是00878再買?網猜三大出局股:永豐金、第一金、微星

政院核定第三期溫管目標 減碳旗艦計畫估超過2000億

中鋼獲2025年標普全球永續年鑑 Top 1%及產業進步獎雙項殊榮

中鋼榮獲2025年標普全球永續年鑑Top 1%及產業進步獎雙項殊榮

相關新聞

北北基桃台鐵熱門交易站點一次看!汐科最熱、這兩站千萬有找

隨著區域交通建設日益完善,北北基桃生活圈的連結更加緊密,鐵路沿線地區的房地產交易熱度持續升溫,成為民眾購屋時的重要參考依...

明星商品大升級!味王王子麵推杯麵 搶攻百億速食麵商機

味王今天表示,旗下經典零食品牌「王子麵」升級進軍杯麵市場,將在28日於超商首度推出「王子杯麵」,搶攻快速成長的泡麵商機,...

聯合報系獲INMA「最佳廣告銷售增長創意」全球首獎

國際新聞媒體協會(INMA,The International News Media Association)22日公布...

慧洋股東會/通過調高股利 每股配發現金股利由4.5元提高到5元

慧洋-KY(2637)小股東意外驚喜,23日股東會順利通過調高股利。小股提議案要增加股利案,每股配發現金股利由原來的4....

搞懂銀行核貸邏輯 房貸搶到最高成數!專家:收支比、負債比大不同 年收入差近倍

房價居高不下、房貸政策趨嚴,對許多首購族而言,現在買房是一場需要精算與理解制度的挑戰。「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表示,由於央行加強金檢,部分銀行核貸條件從衡量「負債比70%」調整為「收支比200%」,代表月收入至少需為支出總額的兩倍,才可能取得最高成數貸款。想依傳統「333原則」讓每月房貸負擔在1/3以下已難實踐,他提供一套簡易公式,先評估自身每月可負擔房貸出發試算,快速推估能買到的房屋總價。

大師論壇6月20日登場/皮薩里德斯展望全球經濟

經濟日報、華南金控、合作金庫銀行共同主辦的「2025大師論壇」,將於6月20日登場,特地邀請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