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政府再出手!美國務卿:開始撤銷中國學生簽證 鎖定2類人

梅雨鋒面來了!今全台明顯降雨 吳德榮:下周二鋒面再來

捷運萬大線將通車 萬華老屋交易四成、危老都更熱起來

萬華區都更危老量能將大增。圖/鄉林建設不動產研究室提供
萬華區都更危老量能將大增。圖/鄉林建設不動產研究室提供

捷運萬大中和線第一期預計2027年上半年通車,沿線台北市萬華區房市提前升溫。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萬華區今年第一季不動產交易共154件,其中公寓類交易高達62件,占比達40.3%,多數屋齡超過50年,反映出市場對高齡老屋重建潛力的高度關注。專家指出,危老條例即將於2027年5月底屆期,政策與建設利多交織,萬華正成為台北市危老與都更的熱區。

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萬華區具發展潛力、老屋比例高,區內平均屋齡高達41年,為台北市12行政區之最。近期交易活躍的老公寓平均屋齡49.4年,老透天更超過60年,顯示買家已積極卡位,布局潛在重建案。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暨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因建地稀缺與政策誘因,北市政府將都更與危老重建列為施政重點。他指出,隨《危老條例》時程獎勵退場,未來內政部擬改以「規模獎勵」取代,將促使開發商擴大整合基地、提升重建效率,萬華有望成為北市規模放大與量能釋出的核心區域。

根據鄉林觀察,央行限貸政策與中美貿易風險,壓抑預售與新成屋市場交易量,部分自住與投資型買盤轉向老屋。萬華2024年第一季的老透天與老公寓交易合計接近整體交易五成,顯示房價相對親民、重建潛力大的老屋更具吸引力。

區域供給方面,萬華建案稀少,新案一釋出即快速完銷。以2023年預售屋為例,平均單價每坪達108.2萬元,年漲幅超過五成,漲勢居北市十二區之冠。鄉林已於萬華華中段完成2125坪整合基地,預計年底推出新案。

賴正鎰指出,萬華作為台北市最早開發行政區,擁有深厚文化底蘊與地段優勢,但過往因土地零碎、整合不易,使得都更推進緩慢。捷運萬大線、都市計畫與政府推動的「中正萬華復興計畫」等建設題材陸續發酵,已逐漸翻轉萬華市場觀感。

「中正萬華復興計畫」整合捷運萬大線沿線區域,推動公辦都更、南機場整宅改建、產業轉型與水岸觀光景觀提升等工程,區域環境與交通可望大幅改善。

而近年在桂林路、萬大路、艋舺大道一帶,包括忠泰、長虹等建商已有多筆都更、危老案送件,顯示業者卡位態勢明顯。鄉林指出,地段佳且土地持分大的高齡透天、公寓,即使屋況老舊,仍吸引投資人搶進,常出現「屋主一開賣即成交」的現象。

此外,針對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於立院表示,未來評估「房貸總量管制」可能排除自住購屋貸款、僅針對法人,賴正鎰認為,此一方向可望緩解目前交屋貸款不足、換屋資金斷鏈問題,有助房市逐步解凍。

萬華區今年前三月實價登錄交易建物類型化比及屋齡。圖/鄉林建設不動產研究室提供
萬華區今年前三月實價登錄交易建物類型化比及屋齡。圖/鄉林建設不動產研究室提供

萬華 公辦都更

延伸閱讀

鄉林成功整合萬華2千坪土地!賴正鎰:萬大線掀利多、投資人搶買老屋

暴雨!北市萬華等區下班遇大雷雨 10分鐘雨量超驚人

告別「死亡閃電彎」!新北大橋機車道改善提前完工通車

萬華分局長駕駛下班跑養生館被臨檢 記過列教育輔導對象

相關新聞

富邦媒股東會/董事長蔡明忠:關稅戰引全球經貿變動 三大面向因應

台灣最大電商momo富邦媒(8454)27日上午舉行股東會。富邦媒董事長蔡明忠表示,去年面對大環境變動,仍交出「雖不滿意...

北士科隱形地王揭密!拿首張商辦建照、砸20億獵洲美農地...88歲楊太太的慢富學

曾在北士科整合土地的建商,多少都接觸過這位資產遍布軟橋段至新洲美段的楊太太。她投入洲美平原近20億元重本,以獨特慢富哲學,成為北投地產市場上舉足輕重的隱形地王;像是位於承德路六段,取得北士科第一張建照的辦公大樓「華固創富中心大樓」,便是由她與華固建設共同開發。

陸產業大軍殺進泰!PCB大廠股價跌至19.25元 謝金河曝原因嘆:仍在黑暗隧道裡

2023年春天,我帶著考察團訪問印刷電路板大廠泰鼎KY,一直以來,泰鼎都是印刷電路板產業的優等生,2021年好的時候,EPS7.25元,差一點的2019年也有4.46元。

小宅及老屋繼承現象 驅動35+購屋族居家收納美學新概念

隨著台灣都會區房價居高不下,「小宅化」已成為35歲左右族群購屋的主流趨勢,同時,「老屋繼承」也讓許多現居屋主面臨如何在既...

大同破釜沉舟 轉型路上的關鍵時刻

大同因2009、2010年兩項移民署標案觸法,遭公共工程委員會停權三年。這在台灣大力推動能源轉型之際,無疑直接衝擊其占營收近半的電力事業群。...

中國工程師學會聯合年會 主題為數位科技驅動低碳轉型

中國工程師學會高雄市分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於28日假中鋼集團總部大樓國際會議廳,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