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專題/當十二夜變無期徒刑 零撲殺的「三輸」困境

喝咖啡性福又抗老化!研究揭咖啡對男性性功能4益處、改善女性認知功能

人道自由的汽水?倫敦推出「零種族滅絕」 可樂支持加薩

發現薇趨勢/讓技術變成話語權

近年,多起科技新聞近似諜報片情節,卻皆為真實事件。

伊朗核物理學家在德黑蘭遭遠端遙控、搭載AI臉部辨識的機槍暗殺;某人權律師的手機,在未點擊任何連結情況下被植入間諜軟體;甚至有假訊息攻勢,使用AI模擬語音與影像。

這些案例背後的核心技術來源之一,不在矽谷,不在深圳,而是以色列

以色列人口不到千萬,國土面積小於台灣,卻是全球科技新創密度最高的國家,平均每1,500人即有一家新創公司。其技術強項不在平台應用,而是資安、AI、監控系統、生物辨識與語音模擬等底層架構,並廣泛應用於全球政府的數位防禦系統。

這些商業科技,往往源自軍事體系,尤其是以色列國防軍下屬的電子情報單位「Unit 8200」。此單位功能類似美國NSA,卻更靈活高效,被《經濟學人》形容為「最會寫程式的軍隊」。

據《富比士》報導,從中退役的人員創辦超過500家新創企業,包括 Check Point、SentinelOne、Wiz等國際知名資安獨角獸。

Unit 8200的關鍵影響力,在於其塑造的風險導向創業思維。年輕成員自18歲起即處理高敏感情報,須在有限資源下即時決策。

這種預測與滲透為本的訓練,一旦轉入商業領域,即轉化為資安產品的核心邏輯。

例如SentinelOne所開發的AI防禦系統,強調自動化反應與威脅即時隔離,明顯源自軍事實戰情境;Wiz則能迅速掃描雲端架構,辨識潛在風險點,其設計邏輯根植於「假設系統已遭滲透」的前提。

這些產品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防禦工具,而更像預警系統,提供近似情報單位的反制能力。更值得關注的是,其技術多具「雙重用途」(dual use)特性,即同一組演算法可用於商業分析,也能應用於社會監控。

最具代表性的爭議,是NSO Group所開發的Pegasus軟體。該軟體原宣稱僅供政府反恐用途,實際卻用於監控記者、異議人士與外國政要。

其「零點滲透」能力,不須任何互動,即可入侵裝置,取得所有通訊紀錄與裝置控制權,已達軍武等級。

NSO為民間公司,其團隊多來自 Unit 8200與情報體系,與以色列國安機構關係密切。其產品早已超越商業工具範疇,成為科技與地緣政治的交匯點。

以色列的特殊之處在於,其同時與美國、中國保持技術往來。美國為其最大軍事合作國,但中國在2010年代亦為以色列科技輸出市場,尤其在通訊、封裝與監控設備領域。

面對中美角力,以色列選擇「模糊策略」,透過第三地轉出口、海外子公司或模組分拆,迴避敏感的技術審查。

以色列於是成為全球科技供應鏈中不可忽視的戰略節點。它不生產終端產品,卻提供演算法、介面模組與資料處理能力。這些「可嵌入」能力,能被各方吸納,而不輕易遭取代。

從台灣視角看,這帶來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們是否仍能單靠晶片製造地位,維持科技主導權?我們是否準備好在全球信任機制逐漸重塑的當下,建立屬於自己的技術治理與出口標準?

台灣長年強調創新,卻較少從戰略高度思考科技角色。資訊安全訓練仍偏向系統維運,缺乏進攻性視角與跨領域整合。

關鍵不在於是否複製以色列模式,而在於我們是否願意轉換座標系,把科技視為治理工具,而非僅是產業政策。

未來科技競爭不只是晶片速度或AI應用多寡,而是誰能定義標準、輸出框架、影響治理。技術不再中立,平台不再透明,每一條協議、每一組模型背後,都可能映射國家意志。

以色列之所以不可取代,不在於技術最先進,而是它懂得讓技術變成話語權。我們是否也有這樣的能力?或許,現在正是重新定義台灣科技戰略定位的時候。

美國 以色列 AI

延伸閱讀

以色列最新空襲加薩38人死 埃及總理:人道危機緊迫

伊朗總統指控以色列試圖暗殺 轟炸開會地點

以哈間接停火談判未達協議 哈瑪斯稱以色列代表無實權

赴美會晤川普 內唐亞胡:盼推進加薩停火協議

相關新聞

Datasection與技鋼簽79.1億元採購合約!擬在大阪打造B200超級叢集

日本上市Saas業者Datasection8日宣布,攜手台灣戰略業務合作夥伴技鋼科技(Giga Computing)簽署...

關稅戰像賭博…台商壓力山大 齊聚高球場、瘋山區蓋別墅

美中關稅戰未歇,對台商影響大,許多台商訂單停了,關稅稅率每日浮動,「做生意像在賭博」,齊聚高爾夫球場找解方;房市急凍,甚...

儒鴻 下月要調整價格

儒鴻因應匯率與關稅,8月將調價。儒鴻表示,隨著越南關稅底定,先前6、7月皆有補貼客戶關稅共體時艱,但8月起與客戶重新議定...

華新6月營收年下滑25%

華新麗華昨(7)日公告6月營收達129億元、年減25%;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911億元、年增2.5%。法人指出,隨著後續華...

智慧經營/上洋產業總經理吳國華靠口碑 擦亮金招牌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上洋產業總經理吳國華以其獨到的經營哲學與前瞻視野,引領公司從穩健成長邁向多元拓展。

從寓言學管理/走動式管理 三要三不要

話說,麥當勞曾面臨嚴重虧損。創辦人雷.克羅克發現,是因主管嚴重的官僚主義,習慣躺在舒適的椅背上指手畫腳。於是他想出「奇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