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報稅懶人包來了!弄懂免稅額調升、租金扣除省荷包

再過一個月就要進入5月報稅季,民眾需履行年度報稅義務,同時政府也會因應經濟變化,調整相關稅制。為了避免申報錯誤與稅務風險,KPMG安侯建業提醒納稅人,應掌握最新法規與報稅重點,特別是個人綜合所得稅與CFC(受控外國公司)申報的新規定。
我國自2023年起實施的個人CFC制度,今年進入第二次申報,這套制度針對透過低稅負地區設立企業進行投資的個人,要求將相關利得納入課稅範圍,尤其若以信託方式持有這類公司股權,也需依新規定申報。
KPMG執業會計師洪銘鴻指出,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告,如果信託財產中包含低稅負國家的企業股權,而信託受益人及其關係人合計持股逾五成,或擁有控制權,該企業就被認定為CFC,其所得須由受益人或委託人申報。
此外,如果信託契約沒有明訂受益人,或委託人保有變更權利,也會被視為委託人需負申報責任,財政部也放寬規定,若會計師簽證文件無法及時取得,可先用自結盈餘申報,再補辦更正。
洪銘鴻提醒,使用信託工具的高資產族群,務必檢視自己是否落入CFC課稅範圍,若有,應及早準備資料並尋求專業協助。
財政部今年初也針對CFC制度公布四大查核重點,提醒納稅人自我檢視申報是否正確。若去年申報有遺漏或錯誤,應儘早補正,以免受罰。
除了CFC相關規定外,今年報稅也有多項新制度,特別是綜合所得稅部分,因應物價上漲,政府已調高免稅額、扣除額與課稅級距,有助於減輕納稅壓力,包括每人基本生活費用由20.2萬元調高至21萬元;免稅額從9.2萬元調至9.7萬元、滿70歲者提高至14.55萬元;標準扣除額分成單身13.1萬元、已婚26.2萬元;薪資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提高至21.8萬元。
租屋族最關心的房租扣除也有重大改變,洪銘鴻解釋,支出從原本的列舉扣除,改為特別扣除,且每戶扣除上限從12萬調高至18萬元,不過,若納稅人或其直系親屬在國內有自有房屋,需符合特定五項例外情況才能適用,而且若所得過高(例如適用20%以上稅率或基本所得額超過750萬元)則不適用。
洪銘鴻建議,租屋族應確認自己是否符合適用條件,並保留租賃契約與轉帳憑證等證明文件,以備查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