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眾量級」分手掀財務戰! 會計師揭「借名持股」恐吃上贈與稅

知名YouTuber情侶檔「眾量級CROWD」爆出頻道收益糾紛,掀起外界對財產分配與經營權爭議的關注,當事人Andy公開指控,頻道經營10年創造超過1億元收益,他卻只分得695萬,其餘款項都由對方家庭掌控。除了雙方對於「誰真正掌握頻道」有不同看法外,也讓外界開始質疑這是否涉及逃漏稅?
據經濟部資料,兩人創立的公司目前登記為由張家寧一人持有、擔任董事長。不過Andy指出,頻道創業與初期投入幾乎都由他負責,包括資金、內容與營運,但卻在過程中被要求讓出股權,甚至最後連董事職位與頻道管理權也都失去。
Andy質疑,公司目前登記的股東並不代表真正出資與經營的人,對方可能只是「掛名」持股。
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洪銘鴻解釋,所謂的「股權借名登記」常見於親友或伴侶間,為了方便或信任,將股權登記在他人名下,但如果當初沒有留下明確的書面協議或金流紀錄,就很容易變成產權爭議的導火線。
洪銘鴻解釋,若事後實際出資人想要討回財產,卻拿不出證據,除了法律上難以主張,就連稅務也可能吃虧,假設掛名者願意「返還」財產,稅捐機關可能依「實質課稅原則」認為這是一種「贈與」,依法要課贈與稅。
洪銘鴻補充,更嚴重的是,如果這種代持關係被認定為「分散所得、規避稅負」,可能還會被視為逃漏稅,除了補稅,還會被罰。
洪銘鴻提醒,不論是情侶、家人還是朋友,只要一起投入創業,就應該在一開始就把股權、出資比例、經營權與產權歸屬說清楚、寫清楚,別因為「不好意思談錢」而留下隱患,一旦日後理念不合、分手或拆夥,不僅感情破裂,還可能引爆財產糾紛與稅務炸彈,得不償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