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示警「三大因素」釀PC半導體景氣再惡化 大降三台廠目標價

關稅戰吹皺全球科技產業景氣一池春水!摩根士丹利(大摩)在最新釋出的「大中華半導體產業」報告中示警,「三大因素」引發個人電腦(PC)半導體產業本季起景氣趨勢再轉惡化。台廠中,義隆(2458)、祥碩(5269)、譜瑞-KY(4966)等遭大降目標價,後市將面臨下行壓力,建議避開。
整體產業上,大摩指出,自2024年下半年AI PC市場表現不如預期後,PC半導體產業在2025年第2季恐將再度面臨挑戰。主要壓力來自於「三大因素」,包括:美國提高關稅、企業支出趨於保守、庫存提前備貨等因素影響。
台廠中,大摩將義隆降評至「中立」,目標價大降至126元、降幅33.6%;祥碩降至「中立」,目標價大降至1,415元、降幅達45.8%;譜瑞-KY給予「劣於大盤」評級,目標價大降至445元、降幅33.1%。
值得注意的是,大摩取消祥碩為「首選個股」(Top Pick),儘管長期仍看好晶片的成長動能,但對於主要客戶進行庫存修正,以及潛在PCIe交換器競爭所帶來的估值壓力,表示擔憂。
義隆則因在於消費性與企業端PC需求的不確定性持續升高;譜瑞-KY因下修 Apple出貨的假設及控制板(T-Con)平均售價(ASP)可能下調,而影響獲利能力。
大摩科技產業分析師顏志天表示,首先PC半導體目前的出貨與實際終端需求間出現明顯落差,產業季節性動能轉弱。展望後市,第2季PC半導體出貨的季增率可能僅落在低個位數區間,甚至可能出現連續下滑;與NB ODM廠預期約 季增9%的表現相比,PC半導體的表現顯得相對疲弱。
其次,企業端方面,一旦經濟前景惡化,企業最可能優先削減的支出項目多半與硬體相關。其中,在各項可削減項目中,筆記型電腦(NB)與桌上型電腦(DT)雙雙進入前五名,顯示企業對 Windows 10 終止支援所引發的換機需求,可能未如預期。
第三,消費市場則面臨額外壓力,隨著美國提高關稅,PC終端價格可能上升,進一步壓抑消費需求。事實上,美國是全球最大的PC終端消費市場,2024年第4季美國占全球 PC出貨量的27%,其中消費型PC占比高達36%。
由於絕大多數PC是在海外組裝完成後進口至美國,若關稅提高,將可能推升整機成本,進而壓縮消費者需求,連鎖對出貨也產生負面影響。此外,零組件價格亦可能因成本轉嫁而面臨上行壓力,干擾市場供需動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