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法說會後 陸行之拋出這個疑問

台積電(2330)法說會針對海外設廠對毛利率的稀釋問題提出說法,資深半導體產業評論家陸行之則是表示,「可惜的是分析師們都沒公開問台積電一個重點問題?」 他認為,如果前幾年每年海外廠毛利率對總公司毛利率都造成稀釋,「公司如何保持其53%毛利率指引不變呢?」
台積電法說會報喜,第1季每股純益13.94元,為單季歷史次高,董事長魏哲家表示,關稅確實帶來風險與不確定因素,但台積電尚未看見客戶訂單與行為出現改變,維持今年美元營收年增24%至26%目標不變,第2季財測營收可望續創新高。
台積電預估,第2季合併營收284億美元至292億美元,均值季增13%,優於市場預估的季增個位數百分比。在1美元兌新台幣32.5元的假設下,預估第2季毛利率57%至59%,營益率47%至49%。
至於法人關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增千億美元投資,是否影響毛利率的表現?台積電表示,海外廠的成本比台灣廠高,預期未的5年之內,初期因海外晶圓廠量產導致毛利率稀釋的影響約為每年2%至3%,後期則將擴大為3%至4%。
針對台積電所釋出的說法,陸行之在臉書發文表示,「可惜的是分析師們都沒公開問台積電一個重點問題?」為何從今年開始的未來5年,前幾年每年海外廠毛利率對總公司的稀釋是 2~3%,最後幾年是3~4%,取個中間數假設2025~2029是2.5%,2.5%,3%,3.5%,3.5% dilution,合計15%,今年毛利率大概率58%,這樣再減4年,2029年毛利率不是變成45.5%,「公司如何保持其53%毛利率指引不變呢?」。
陸行之臉書全文如下:
這是30年來第一次無法即時參加台積電法人說明會,在從南美秘魯馬丘比丘遊回國的LA轉機站把法說會聽完,在長榮回台的飛機上把這篇寫完分享跟大家互動。
可惜的是分析師們都沒公開問台積電一個重點問題?為何從今年開始的未來5年,前幾年每年海外廠毛利率對總公司的稀釋dilution是 2-3%,最後幾年是3-4%,取個中間數假設2025-2029 是2.5%,2.5%,3%,3.5%,3.5% dilution,合計15%,今年毛利率大概率58%,這樣再減4年,2029年毛利率不是變成45.5%,公司如何保持其53%毛利率指引不變呢?
1. 是因為台灣廠未來5年折舊費用大減太賺錢來補足美國廠的低平均獲利?
2. 還是用58% x 97.5% x 97% x 96.5% x 96.5% = 51.1% 來算稀釋?
3. 還是公司的年度dilution指引太誇張,但實際因為良好執行力總會低些?
4. 還是台灣廠也會跟著需求漲價,來想辦法維持整體53%毛利率?
5. 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麻煩各位粉絲大大集思廣益的分享一下你們的看法。
原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Ee47DriYg/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