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南港計程車連撞6汽機車 20歲女行人也挨撞骨折送醫

不只心血管 失智、腎病都因輕忽「1健檢數值」找上身

聽力篩檢通過就沒問題?立委籲落實「學篩」找出聽損兒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中)今日召開「學篩政策要完整,層層接住聽損兒」記者會,呼籲政府盡快制訂全國性的統一篩檢政策。微聽損關懷聯誼會共同創辦人暨北區召集人何心婕(左1)、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副理事長羅敦信(左2)、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葉文英(右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光超(右1)。記者廖靜清/攝影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中)今日召開「學篩政策要完整,層層接住聽損兒」記者會,呼籲政府盡快制訂全國性的統一篩檢政策。微聽損關懷聯誼會共同創辦人暨北區召集人何心婕(左1)、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副理事長羅敦信(左2)、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葉文英(右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光超(右1)。記者廖靜清/攝影

兒童的聽力篩檢,可分成新生兒和學齡前二階段,新生兒在出生後的3個月內進行檢查,學齡前孩童則要掌握在3至4歲,不過,目前全台各縣市在學齡前聽力篩檢的實施上存在落差。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今日召開「學篩政策要完整,層層接住聽損兒」記者會,呼籲政府盡快制訂全國性的統一篩檢政策。

王婉諭表示,有些孩子出生時的聽力篩檢正常,但後天的聽損並沒有被檢測出來,錯失及早發現聽力障礙的問題,影響語言發展、學習效果以及人際關係。她認為,學齡前聽力篩檢政策的不足對兒童發展影響重大,政府應該設置第二道防線,異常者需接受聽語復健的介入。

微聽損關懷聯誼會共同創辦人暨北區召集人何心婕表示,聽力損失的孩子,很容易被誤判是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學習障礙。她分享,有一名個案在學校受到排擠,小學還沒畢業就表示不想繼續升學,該個案為單親家庭,經濟能力有限,後來接受補助帶了助聽器,才跟上學習進度,人際關係也好轉。

何心婕說,新生兒聽力篩檢政策自2012年起由衛福部推動,但學齡前兒童的聽力篩檢卻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負責,導致各地篩檢的覆蓋率、資源配置及執行標準上出現差距。「孩子的資源補助不應該有因地而異的不同!」她強調,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政府更要強化社會安全網,接住每一個人。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副理事長羅敦信表示,根據國健署公告「新生兒聽力篩檢報告」,每1000位新生兒中有1至2位患有先聽性雙側中、重度聽力損失。因台灣後天聽損的孩童人數或比例並沒有官方數據可供查詢,依國外的數據推估,國內6歲孩童約有7.8%的聽損兒未被發現。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光超表示,幼兒聽損除了先天性外因素外,還有後天的中耳炎、中耳積水,這些都是最容易導致兒童後天性聽力問題的耳科疾病。因症狀不明顯,往往不易被察覺,因而錯過了治療時機,造成聽力受損。

王婉諭強調,要補足全面性的學齡前聽力篩檢缺口,提早發現個案、提供早期療育的機會,避免聽力問題衍生學習困難、人際關係障礙。她指出,中央應制定統一的學齡前聽力篩檢政策,有些只進行耳鏡理學檢查或是問卷調查,無法準確辨別小朋友有無聽力障礙。

新生兒 王婉諭

延伸閱讀

陳梅慧告別式親友眼眶紅 檢方排除「假車禍真殺人」家屬心聲曝光

民團籲制定學齡前聽力篩檢政策 及早發現後天聽損

新生兒正成長 周春米:明年起第2胎以上生育津貼提高3萬

影/行人死亡數據不降反升 民團批交安改革淪為形式

相關新聞

國1台北-汐止交通改善 車速提高30公里 回堵長度縮短

國道1號台北至汐止路段每逢上、下班尖峰時間,車流大排長龍、壅塞不已,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今年針對國1北向東湖至汐止系統、東湖...

Taiwan Plus爭議多、成效不彰 遭立委大砍兩千萬預算

公視經營的Taiwan Plus爭議連環爆,在野黨揚言必砍Taiwan Plus經費。今天立法院教文委員會排審文化部預算...

立委陳昭姿遭疑兼任未迴避點名林靜儀也是 疾管署澄清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天質詢,衛福部健保署的藥物共擬會委員中有現任民代。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表示,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任立委時也兼任...

最大震度4級!台南晚間7時發生規模3.8地震 5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發布小區域有感地震報告,台南今晚間7時發生規模3.8地震,震央位於台南市學甲區,地震深度10.3公里,屬於極淺...

冷氣團一波波來襲!明晚低溫下探10度 這天可能再下雪

低溫持續,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表示,今晚至明早中南部受輻射冷卻影響,日夜溫差可達12度,明晚起大陸冷氣團南下,迎風面會...

高血壓患者不能泡湯? 醫揭4點籲留意冷熱交替

冬天溫度變化大,不少人泡溫泉暖身。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提醒,高血壓患者若能透過定期量測血壓,飲食與運動,將數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