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全聯倉儲大火已3人罹難 盧秀燕:目前救出18人

央行理監事會議決策出爐 利率連3凍、沒有第8波打炒房

台中全聯倉儲成火窟 最新情況曝光「3死1OHCA」仍5至8人失聯

生物多樣性每10年降6% 專家:影響人類抗氣候變遷能力

IPBES發布的報告強調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糧食安全、營養、可用的水資源和水質、健康、抵抗氣候變遷的能力。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IPBES發布的報告強調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糧食安全、營養、可用的水資源和水質、健康、抵抗氣候變遷的能力。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國旗下研究機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昨天發布《氣候變遷下生物多樣性、水、食物和健康鏈結評估報告》(Nexus Assessment Report)。該報告指出,全球每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每10年下降2-6%,將大大影響人類糧食、水資源甚至是抵抗氣候變遷的能力。專家呼籲,各層級決策者目前最需要的是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思維。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邀請專家共同解析IPBES最新報告,該報告指出,全球每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每10年下降2-6%,若目前驅動生物多樣性流失的趨勢「一切照舊」,將導致糧食安全、營養、可用的水資源和水質、健康、抵抗氣候變遷的能力,以及幾乎所有自然對人類的貢獻都嚴重下降。

此外,全球超過一半以上人口住在生物多樣性減低、水資源缺乏或水質下降、糧食不安全、健康風險增加和氣候變遷衝擊最嚴重的地區;而2023年全球年度經濟活動中,中度至高度依賴自然的產業總值高達58兆美元,占全球GDP的50%以上。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大利表示,當前各層級決策者最需要的就是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思維,政府必須延續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 (Aichi) 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宗旨。然而亞洲非常缺乏生物多樣性的資料與評估指標這類的指標,亞洲第一次有國家提出指標是印度2020年發布國家鳥類報告,而台灣2023年第一次發布生物多樣性指標緊跟其後,顯見我們還需要更多資料和生物多樣性指標工具。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助研究員袁美華指出,這次IPBES發布的報告是國際首次完整評估包含了氣候變遷、水、糧食、生物多樣性、健康這5個鏈結要素彼此的關係,並評估了71個因應方案,提出代表性的10大行動,根據科學證據提供決策者可參考的策略。

袁美華強調,71個因應方案中,有24個強調以自然解方為基礎的策略,從台灣來看,國內綠色國民所得帳已經展開一段時間,但關於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好處還沒有算進來,希望政府估算經濟對自然的衝擊外,也應該以正面方式把自然的好處也算進來。

成大生命科學系教授陳一菁指出,該報告是首度在聯合國框架下指出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之間複雜的鏈結,過去全球多著重氣候變遷衝擊生物多樣性,但現在強調生物多樣性退化會影響對人類很重要的糧食、水與健康,再反過來加劇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 水資源

延伸閱讀

屏東移除4.4萬隻綠鬣蜥創新高 教育訓練12月23日起報名

一銀深耕ESG 多元公益滿檔

影/超可愛!三級保育動物「螃蟹獵人」現蹤 阿里山覓食

三峽美人茶特等獎得主陷租保育林種茶風波 當事人:良心種地不容抹黑

相關新聞

遭催繳2萬多國民年金…他怒指「窮人懲罰金」 網哭:剛被裁員就收到

政府推國民年金的初衷,是想要讓未被納入勞保、軍保、農保、公教保的無收入者可以納保,讓他們以後老年時能有基本的經濟保障。但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上貼出一張照片並發文抱怨這是「窮人懲罰金」。照片曝光,引發網友熱議,紛紛開罵:「失業懲罰金啦!」

癌症時鐘快轉!111年每4分2秒1人罹癌 第一名為肺癌

衛福部公布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相較於前一年增加了8531人。肺癌連續2年居首位...

北部校園百日咳群聚現蹤 12歲男童遭座位後方同學傳染

又見校園百日咳群聚,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新增2例百日咳病例,為同班同學,兩人皆為12歲男童,目前校園接觸者共1...

金門冷氣團接力報到!這兩天「體感溫度僅2°C」周日最冷

金門本周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天氣明顯轉冷,氣溫波動劇烈,尤其今天及周日有10°C以下的可能,體感溫度更低至2°C左右,金門...

十月大男嬰打卡介苗後…腫成小籠包還流「一整條膿」! 嚇壞家長

彰化縣一名10月大的小男嬰在接種卡介苗3個月後,施打處竟成異常腫塊還流出黃色膿汁,經衛福部彰化醫院採驗送疾管署判定為卡介...

冷氣團接力襲台!北部寒冷、中南部日夜溫差大 高山下周仍可能飄雪

本周有2波大陸冷氣團影響,中央氣象署技正林秉煜表示,今天冷氣團預估影響到明天清晨,各地注意低溫情況;周五、周六回溫,周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