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弱勢癌友用藥權 健保署擬修法
癌症新藥推陳出新,不過弱勢病患多數無法自費負擔,為了改善上述困境,衛福部健保署推行癌症新藥暫行性支付、癌症新藥基金等政策,同時也將修法「主動出擊」,由政府出面與廠商協議,補足臨床缺口,守護病患用藥權。對此,多位癌症治療專家、病團代表雖表肯定,但也呼籲多重視食道癌、泌尿道上皮癌等較少數癌患用藥權益,癌症新藥基金的運用也須公平、透明,並把病患建議納入政策考量。
由於目前有些用藥缺口來自於藥廠決定讓藥物留在自費市場,而沒有申請擴大適應症。健保署日前已預告「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盼解決困境,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說,該辦法修訂後,健保署如遇臨床用藥缺口,可向廠商協議,啟動擴大適應症討論。而臨床用藥缺口定義,須由國內學會訂指引。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在「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的治療指引中,「Catagory1」為實證強度最高、「Preferred treatment」為建議優先使用,被列為這兩類的藥物,經盤點後,將為健保優先收載品項。除了NCCN,同時也將參考其他國內外醫療指引,並考量各項指標。
食道癌、泌尿道上皮癌用藥少
在智慧病人領袖學院、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所攜手舉行的「二○二四年終健保給付政策檢視圓桌會議」上,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仁熙以食道癌為例指出,晚期食道癌病患從一線治療後惡化進入二線,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免疫藥物,連臨床指引所建議的二、三線化療藥都沒有納健保,像免疫治療加化療等合併療法更無法給付,病患用藥權益如「無主孤兒」。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柏榮說,台灣泌尿道上皮癌病患中,上段泌尿道上皮癌的比例比歐美來得多,由於診斷困難,確診多為晚期,且過去只能打化療,中位存活期僅八至十個月,過去二十年沒有治療新進展,病患常感無助,近五年免疫療法、免疫加化療或標靶等新療法問世,病患存活期可延長到近三十個月,但健保規定,免疫療法須受限於生物指標PD-L1,而這樣的限制並不合理,應以病患對化療藥有無反應做評估,而新的治療組合仍未給付,病人負擔大。
肺癌免疫治療 規定前後矛盾
另外,像肺癌治療缺口,同樣也受關注,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邱昭華指出,據國際治療指引,免疫治療不僅可用於晚期肺癌,早期肺癌在手術前後運用免疫加化療,可降低術後復發風險,是達成政府降低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的有效策略之一,不過目前健保用藥給付偏重晚期。另有些規定「前後矛盾」,如晚期一線免疫用藥除受限於PD-L1表現,需病人不適合化療,但又要「心肺肝腎功能好」,不適合化療族群,身體器官功能通常不佳,規定衝突,讓醫師、病患困擾。
盤點藥物缺口 應納病患意見
智慧病人領袖學院院長蒲若芳表示,健保給付政策或臨床照護,應以病人為中心,在盤點健保給付藥物缺口時,也應納入病患意見,透過病人經驗反映真實問題,政策才能符合臨床所需。
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秘書長齊秀惠、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與癌症希望基金會研究發展部組長李芸婷皆認為,歐美在相關政策擬訂過程中,病患的聲音越來越受到重視,期待政府傾聽病患聲音,真正「與國際接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