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藏隱憂? 專家認為恐降低人體危機感知
頭痛、生理痛、牙齒痛,許多人會吞上幾顆止痛藥,不僅方便易取得,也能馬上見效。不過有心理學家認為,藥劑中的鎮痛效果可能會「麻痺」人的情緒和判斷能力,因此在服用藥物之後,面對威脅情境時,可能會變得較不謹慎,進而影響自身安全。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加拿大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的心理學家認為,普拿疼的鎮痛效果可能會「麻痺」人們的情緒和判斷力,因此服用該藥物後,人在面對威脅情境時,可能會變得較不謹慎。研究團隊指出,「這對安全性可能有重要影響,如果服用普拿疼的個體在危險情況下變得較少防備,可能更容易超速或在開車時做出其他不安全的選擇」。
他們認為,止痛藥可能透過降低對疼痛感受的情緒評估來運作,同時也可能削弱對於其他情緒(如恐懼)的感知。
這項研究邀請約260名男性和女性參與,實驗前分別讓受試者服用1,000毫克普拿疼或安慰劑,之後再進行一項驚險的虛擬實境挑戰:走一條高空獨木橋,模擬在80層高樓的樓頂。實驗中,木板會隨著受試者越走越遠而變得越來越晃,若掉落,受試者會「墜落」到地面,伴隨一道白光閃過。
研究中,受試者的心跳普遍上升超過每分鐘30次。平均來說,人們需要15秒的時間才能鼓起勇氣踏上木板,但有2人完全無法踏上去,另外有3人則是在挑戰途中放棄。
結果顯示,服用普拿疼的受試者與安慰劑組有顯著差異。他們首次踏上木板的時間少了17%,在木板上行走速度快了23%,且心跳上升幅度低了14%。
這項研究結果可能代表服用普拿疼的人在面對高壓或恐懼情境時,會變得更加「無所畏懼」,同時也對人身安全產生潛在風險。
衛福部提醒民眾,在食用止痛藥時,務必瞭解正確使用方式,用藥期間不應飲酒或併服含酒精飲料,若用藥三天以上疼痛仍沒有緩解甚至惡化,則應立即就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