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流感同住家人罹病機率達4成 台大醫:應預防性投藥
藝人大S與家人赴日旅遊,卻不幸因流感病逝日本。台大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李秉穎說,要避免流感併發重症,除患者本身應盡快用藥,根據國際文獻,與流感患者密切接觸者,使用新型流感特效藥物,可降低感染率86%,遏止流感擴散,建議民眾可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開立抗流感藥物。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1月18日已累積5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死亡率高達20%。李秉穎說,流感與普通感冒不同,「感染後未發燒卻喘不過氣」是常見重症徵兆,民眾應立即就醫,使用靠病毒藥物減少併發重症風險。
李秉穎說,台灣流感疫情仍持續攀升,民眾誤認免疫力足夠就能痊癒,實際上若未及時治療,恐引發細菌性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危及性命,病人同住家人有4成機率也會感染流感,3天內可能出現第2名感染者,高危險族群如長者、兒童、孕婦及慢性病患風險更高,建議採取預防性用藥措施,降低感染風險。
民眾通常會等待檢驗結果確診後,再決定用藥,但李秉穎表示,流感篩檢準確度僅5至7成,還有偽陰性風險,導致患者誤以為未感染而延誤治療,建議臨床診斷高度懷疑為流感時,應立即用藥,不要猶豫,「與其過度依賴篩檢結果,不如依據症狀與醫師討論對策,避免因等待檢測或誤判而錯過治療黃金期。」
李秉穎說,抗病毒藥物選擇多元,治療黃金期為發病後48小時,越早使用,越能有效降低體內病毒量,減少併發重症的風險;新型流感特效藥物則比傳統口服藥可降低40倍病毒量,民眾可在諮詢醫師後,決定藥物選項。
「台灣雖未像日本一樣實施大規模防疫措施,但不代表風險較低。」李秉穎呼籲,民眾應保持高度警覺,前往流感高風險國家時,應落實防疫習慣,不碰觸口、眼、鼻,勤洗手、戴口罩等,簡單但有效的措施,可顯著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