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經典賽Live/4局下王牌徐若熙登板! 中華3:2西班牙

陳曉兒子被爆「轉出」北京名校 陳妍希反應曝光

史上首次!美軍官方宣布:台灣參演今年美泰金色眼鏡蛇演習

十大新聞牽動國人心理健康 球迷支持對球員有正向影響

由左至右分別為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韓德彥、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宗正、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記者會主持人魏兆玟。記者李青縈/攝影
由左至右分別為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韓德彥、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宗正、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記者會主持人魏兆玟。記者李青縈/攝影

從北市幼園兒到世界12強棒球賽等,精神健康基金會今日舉行「2024年台灣社會十大新聞事件」,票選依據要考量與心理健康相關事件。十大新聞類型多元,從社會關注事件「台北幼兒園性侵案」到體育新聞「中華隊12強棒球冠軍」皆有,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韓德彥表示,球賽對人們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如今天也有中華隊跟西班牙的驟死賽,都會牽動國人的心情變化。

精神健康基金會今天公布2024年十大社會分別為,台北幼兒園性侵案、勞動部霸凌風波、精神障礙者不得判死刑、長效針劑有助於控制精神疾病、推失智父落溪的長照悲劇、瓊瑤放棄生命、青少年自殺死亡率上升、兒少網路成癮釀社群恐慌、詐騙總額372億元、中華隊12強棒球冠軍。

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指出,十大新聞事件為第二年舉辦,依照每一個月的6項重大新聞事件中,票選而來。

楊聰財表示,在幼兒園園長之子毛畯珅涉嫌性侵偷拍兒童,顯示兒童保護機制的重大漏洞,現行法律對媒體報導的限制,讓兒童性侵案件無法及時曝光,應建立合理報導規範,例如允許匿名揭露學校或機構名稱,以免更多兒童陷入危險。

長效針劑可以降低12%精神疾病患者住院風險。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指出,部分患者不願意機獸長效針劑,是因為會引起皮膚肌肉疼痛,因此必須強調口服藥物治療,並且也要搭配社會復歸方案。

作家瓊瑤去年底輕生,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宗正指出,華人社會下死亡常被當作禁忌話題,但這不僅是個人悲劇也是社會縮影。根據蓮花基金會2024年對50歲以上國人的調查,有90%民眾觀念上認同自然死,然而只有15%預立醫囑(DNR),12%預立遺囑,預立醫療決定者更少,顯示民眾對自然死的準備仍然不夠。

據數位發展部調查,12到19歲的人口中,8.6%有網路沉迷;20到29歲則是14.7%。兒福聯盟調查也發現,86.9%的兒少曾出現社群恐慌現象,伴隨產生孤單、焦慮、悲傷、自卑等負面情緒。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簡意玲建議,政府應考慮制定相關政策,並鼓勵家長主動監督與引 導青少年使用網路,確保孩子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去年中華隊在世界棒球12強賽事奪冠,引發全台轟動,為本次少見正向新聞。韓德彥以球員間「666」手術、「金三角」的手術為例,球員全力以赴的精神,不僅提升個人心理健康,也激勵國人。另外團隊合作、相互激勵,也助於減少壓力,提升心理健康。

台大醫院 網路成癮

延伸閱讀

瓊瑤經典線上看:《我是一片雲》《燃燒吧火鳥》《婉君表妹》2/14-16限時重溫

平鑫濤前妻林婉珍95歲辭世 反轉命運成瓊瑤筆下女畫家

半世紀三角情仇全登出!瓊瑤去年底剛走 平鑫濤前妻林婉珍4日辭世

趙薇、范冰冰劣跡波及「還珠格格」! 瓊瑤宇宙蛇年啟動計畫曝光

相關新聞

明後2地下雨!228連假高溫達30度 下周鋒面通過驟降8度

明後2天受到華南雲系東移影響,水氣增加,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明天中部以北、東半部有零星降雨,228連假天氣好轉,...

台南泰國直航包機4月起飛 國人出發日期有2種選擇

2024年台南辦理「台南-泰國」包機直航,平均載客率9成以上,遊客反應熱烈,市府觀旅局今宣布,4月再推出,國人出發日期有...

9個月邊坡改善工程「全台最美支線」台鐵深澳線明復駛

為解決台鐵深澳線邊坡不穩定,並截彎取直,交通部鐵道局去年4月進行邊坡改善工程,歷經9個月施工,今年1月15日已完工。台鐵...

你在哪兒?「醫療奉獻獎」醫師尋找首位接生的新生兒

為台東接生超過8千個寶寶的醫療奉獻獎醫師郭成興,今天他在個人臉書貼文尋找16年前他在台東接生的首位新生兒,醫院也幫忙尋找...

CBAM恐延後1年上路 環境部長彭啓明:國內產業將有片刻喘息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原訂2026年正式上路,不過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指出,近期不斷有CBAM延後1年的消息,而且...

農業部:減飼料與天冷助減產 蛋雞業觀望供需問題

雞蛋供過於求,產業界今天討論調節措施,農業部說,尚無定論,因去年下半年蛋種雞減少飼料供應,即可達到減產效果,且天冷也有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