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曼谷遭震垮大樓發現15人生命跡象 官員嘆1點「救援難度極高」

緬甸強震 觸發台灣2周內恐有規模6以上地震?氣象署回應

校友公開信點名回應區桂芝發言 北一女校長今首發聲

近4成逆風少年考證照挑戰重重 台少盟籲完善補助制度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逆風少年教育助學計畫」今舉行第14屆成果發表記者會。圖/台少盟提供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逆風少年教育助學計畫」今舉行第14屆成果發表記者會。圖/台少盟提供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逆風少年教育助學計畫」今舉行第14屆成果發表記者會。台少盟指出,近年選擇考證照的學員逐年增加,成為最受歡迎的學習目標,但近4成學員在考證照過程面臨經濟負擔、學習資源不足、心理壓力等挑戰,呼籲建立完善的證照補助制度,學校端加強引導學生使用線上學習、考證補助及生涯規畫資源,也期盼政府在偏鄉及弱勢地區投入更多資源。

「逆風少年教育助學計畫」邁入第15個年頭,全家便利商店持續提供助學金贊助學員完成夢想,並攜手台少盟安排學習課程與生涯規畫諮詢,幫助903位逆風少年減輕經濟壓力和生活負擔,至今累計提供2252萬6340元的助學金。

據台少盟統計,近年來夢想主題選擇考證照的學員逐年增加,113學年度的學員中52%選擇考證照,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學習目標,主要原因分別為69%希望提升未來的就業競爭力、50%基於興趣愛好或挑戰自我、44%與未來想從事的職業相關、41%希望提升升學競爭力。

此外,數據顯示75%學員認為考證照能讓他們更有自信,63%學員認為證照能幫助他們取得特定職業資格,59%學員則認為考到證照會讓未來生活更有保障,代表證照已成為青少年對自我投資的一部分。

不過,台少盟調查發現,考證過程中仍有4成以上的學員面臨經濟負擔、學習資源不足或心理壓力等挑戰,而多數來自「偏鄉或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容易因經濟負擔而放棄報考,顯示「教育資源的不均」直接影響到青少年提升競爭力的機會。再者,「沒有時間準備考試」也是重要因素,顯示「學校與課業負擔」或是「課堂外的打工」,也會壓縮學生自主規畫生涯的空間。

台少盟副秘書長張祐嘉說,考證照已成為青少年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方式,然而考證準備過程充滿挑戰,包括學業壓力、經濟負擔及學習資源不足,甚至有學員因交通不便或考場環境不佳影響表現。因此,台少盟透過助學金和生涯輔導,減輕學習障礙,陪伴逆風少年勇敢逐夢,也呼籲學校加強引導學生使用線上學習、考證補助及生涯規畫資源,同時也期盼政府在偏鄉及弱勢地區投入更多資源,落實證照補助,讓教育不受背景限制。

今年度「逆風少年教育助學計畫」預計於4月開放報名,歡迎15至24歲的高中、高職及大專院校大學部在學學生報名,最高可獲得5萬元補助,詳情可至逆風少年大步走官網查詢,或洽詢免付費電話0800-329-580(0800-青少年-我幫你)。

逆風少年

延伸閱讀

黃河外科結「一次就會」被讚天才 吳念軒考取廚師證照

金髮男急救溺水童被質疑資格 台中消防局:熱心急救不限證照

台中3歲童溺水「假義消」亂入急救?「聽見AED」平台發聲明

余皓然考咖啡師技能 親曬3證照:滿滿的成就感

相關新聞

84.1公尺! 台灣最高樹 笑傲東亞

由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成大共組「找樹的人」團隊,在二○二三年一月於台灣中部大安溪源頭溪谷附近,發現樹高八十四點一公尺的台灣...

「焚風故鄉」大武創今年最高溫36度 民眾喊受不了 :這不是春天

受到西南風沉降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台東地區發布焚風高溫,其中,有「焚風故鄉」稱號的大武鄉,今天上午11點39分測得36度...

整理包/2025大甲媽祖遶境4月4日起駕!9天8夜路線日程表、必看儀式、住宿資訊全攻略

每年農曆三月瘋媽祖,2025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確定於國曆4月4日(農曆3月7日)晚間10點45分起駕,並預計於國曆4月13日(農曆3月16日)回鑾,全程9天8夜,遶境路線將經過台中、彰化、雲林與嘉義,全程總距離達340公里。聯合新聞網整理出進香路線、時間日期、駐駕地點、參加注意事項、交通管制等,帶你輕鬆朝聖。

中央大學全家開出千萬發票!幸運兒只花47元 學生互tag嗨:發財了嗎

114年1-2月期統一發票獎昨(25)日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95980685」。國立中央大學校內「松苑餐廳」的全家超商開出1000萬元大獎,幸運得主僅花47元購買Let's Café大杯冰拿鐵就中獎,引發校內師生熱議。

紅牌重機上國道 日系4車廠籲開放

大型重機上國道爭議多時,日系四大車廠共同聲明,呼籲政府落實三讀法案,盡速開放紅牌重機上國道。交通部高公局表示,因地方政府...

敏感族群少出門 明天北部空品「紅色警戒」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預告,明(26)日高壓迴流,環境風場為偏南風至西南風,位於下風處的北部,汙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