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手機限定優惠!三星Galaxy S25砍近6千、Sony免萬元 iPhone 16省3010元

直擊/男神山下智久現身台灣!「與周董合體」Chill滑滑板車暢行永康街

新聞幕後/倒閣意見分歧 蔣萬安驚天一呼 恐無疾而終

驗血就能揪出阿茲海默症 台北榮總重大研究準確率達93%

台北榮總外觀。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北榮總外觀。聯合報系資料照

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迎來重大突破。台北榮總與南韓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抽幾CC的血檢驗,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未來僅需花費數千元,即可大幅降低患者進行一次要價7萬元,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傅中玲說,國內65歲以上族群失智症盛行率8%,也就是說,每12位長輩中,就有一人患有失智症,且65歲以上族群,每增加5歲,失智症機會就會增加一倍。失智症包括阿茲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路易體氏症等類型,其中阿茲海默氏症為大宗,占比高達6至7成。

傅中玲表示,阿茲海默症是種漸進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為大腦類澱粉蛋白沉積後,引起神經細胞內構成微小管的一種蛋白質「滔蛋白」(Tau)過度磷酸化,進而引起神經纖維糾結、細胞死亡,出現失智症狀。

台北榮總副院長王署君表示,以往確診阿茲海默症常以臨床症狀推測,如病人可能覺得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降低等,準確率約為7成,但最後確診仍需以腦脊髓液檢測或PET掃描,但檢測侵入性高,費用昂貴,限制了普及性。

為了能夠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台北榮總與南韓漢陽大學合作研究,南韓收案170人、台灣100人,個案包括失智症患者、輕度認知障礙及正常的年長者。研究發現,血液中的磷酸化滔(tau)蛋白與大腦中類澱粉蛋白沉積具有高度相關性,尤其血漿滔(tau)蛋白217點位在預測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準確度上,更勝於以往使用的181點位。

傅中玲說,經透過血漿模型,研究人員成將受試者分為低、中、高風險三組,高風險組預測率86%罹患失智症,低風險者97%預測沒有罹病,可見檢測能有效辨識出真正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患者,相信該檢測方式不久後就能獲得衛福部食藥署審核通過,若能納入健保將更為普及。這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

傅中玲說,未來研究用於臨床,血液檢測可以取代PET檢測,但這還需要再一點時間,希望民眾發現長輩記憶力退化時,可以及早篩檢,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台北榮總今發表與南韓漢陽大學合作研究,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傅中玲(右)說,只需透過簡單的抽幾CC的血進行檢驗,就能有效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記者沈能元/攝影
台北榮總今發表與南韓漢陽大學合作研究,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傅中玲(右)說,只需透過簡單的抽幾CC的血進行檢驗,就能有效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記者沈能元/攝影

失智症 榮總 阿茲海默症

延伸閱讀

「5種說話方式」恐是阿茲海默症前兆! 醫示警:比忘記事情還早出現

侯孝賢罹失智症2年!78歲身形消瘦 20分鐘走1.3公里

愛喝酒?專家發現腦損傷機率大增 恐致失智症

失智症名醫曹汶龍開講 治療失智症最重要的2個關鍵

相關新聞

輪班間隔短 客運違規率升至近4成

汽車客運業疲勞駕駛釀禍時有所聞,據勞動部最新公布二○二四年專案勞檢,發現汽車客運業處分率從二○二三年的百分之卅一點四,升...

監所醫療費缺口 擬挪罕病預備金

矯正機關收容人增加,許多受刑人為長刑期或高齡者,造成醫療需求增加。健保總額歷年編列用於監所醫療預算未大幅成長,去年產生二...

近5年嬰幼兒受虐增 逾8成父母下手

少子化已成國安議題,但嬰幼兒受虐比率卻逐年升高,衛福部保護司最新統計顯示,平均每年接受二千名嬰幼兒受虐通報,超過九成三為...

地牛翻身!宜蘭近海地震規模4.1 「6縣市有感」最大震度3級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今天下午5時8分發生芮氏規模4.1地震,地震深度13.1公里,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38.2...

好天氣掰了!未來一週2波鋒面接力掃台 這天雨勢最明顯

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2波鋒面,首波週末在台灣北部海面通過,降雨以北部及東北部為主;23日起第2波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

台大院長憂健保新制 恐釀醫療人球

「個別醫院總額」於四月一日全面上路,才過半個月,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依國外實施經驗,幾乎都陷入醫療人球等困境,我國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