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麵2種顏色調味粉「最毒」少吃為妙!專家:乾燥菜包絕對不該吃

港人最愛吃泡麵,因它「平靚正」容易料理,不用多少時間就能做好,不少人家裏都會備著好幾包。當然泡麵不健康這件事人盡皆知,但大家知不知道最危險的是那一類呢?有專家就分享到,看到這2個顏色的調味粉應加倍小心。而麵裡面的乾燥蔬菜絕對不該吃?
調味粉染料超毒?
重症專科醫生黃軒日前在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近期越南泡麵頻繁被驗出含有「蘇丹紅」及「環氧乙烷」兩種一級致癌物,引發食品安全疑慮。「蘇丹紅」是人工合成的染料,常用於工業染色,會被黑心廠商混入辣椒粉中,以大幅降低成本。在動物或細胞實驗中曾發現會致癌以及突變。「環氧乙烷」則用於香辛料滅菌以替代較高成本的食品輻射照射處理,但殘留物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即使有問題的產品已被銷毀處理,作為消費者我們又該如何自保呢?黃醫生就提出幾個關鍵建議,教大家避開健康風險。
那是不是所有泡麵都很危險呢?黃醫生表示非油炸麵體,例如蒸煮麵的丙烯酰胺(Acrylic Acid)含量比油炸麵體低85%,碗裝容器即食麵有含雙酚A(又稱酚甲烷或BPA)的風險,而自製調味取代高鈉調味粉包可降70%鈉攝取量。簡單來說,還是少吃為妙。指成人每週食用泡麵不應超過3包,兒童及孕婦則應限制在1包以內。又揭若連續3天每天吃2包以上,腎臟負荷會超標2.8倍。
自煮最安全?
黃醫生就建議煮泡麵時水滾後先倒掉第一次煮麵水,可去除約15%的添加物。調味粉含有高鈉、人工色素及反式脂肪,建議僅使用三分之一包,以蔥花、蒜末、紫菜等天然香料代替增添風味。而某些泡麵配有的「乾燥菜包」營養價值低,或含食品添加物、農藥及塑化劑等,會影響健康,絕對不要吃。應改為加放深綠色青菜增加纖維,促進代謝並加速排毒。也可以加蛋或豆腐補充蛋白質、平衡營養。煮碗裝泡麵時也可以放進玻璃或陶瓷容器沖泡,並應確認標籤是否顯示「不含BPA」,避免攝取化學物質。
醫生亦提醒看到色彩鮮豔的紅色或橙色的調味粉時就應盡量避開。當中可能含有人工色素,反式脂肪、味精及高鈉長期食用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壓的風險。特別是孕婦、孩童和肝病患者這些高風險族群更需特別注意。「環氧乙烷」易穿透胎盤,影響胎兒神經發展,而孩童對致癌物的代謝能力僅為成人的三分之一。「蘇丹紅」代謝物則可能加重肝病患者的肝臟負擔。
70%有害物質在湯底裏
選購泡麵時又該注意甚麼呢?黃醫生提出應選擇透明包裝,能看清麵體狀態的產品。而且要檢查成分表,避免含有「E編號」添加物(就如「環氧乙烷」、EO)的產品。而食用時不應連續2天食用,也不要喝湯底,因為70%有害物質正集中在湯底裏。又表示每月若只吃1至2次泡麵無須過度恐慌,但要避免「泡麵+碳酸飲料+熬夜」的組合,否則會讓肝腎代謝負擔暴增。最重要是注意選購及烹調方法,並保持均衡飲食,就能防癌同時解「口饞」。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延伸閱讀:
坐得太久隨時失智?久坐4小時大腦老化2至4年 醫生教6招活化大腦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