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恐讓藥價飆 石崇良:千億應急

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各產業均受影響,癌友擔憂未來可能買不到美製的抗癌藥物,立委則憂心,引發缺藥危機。衛福部長邱泰源昨表示,美國第一波關稅公告的影響對象不包含藥品,現階段也沒有缺藥情形,足可應付衝擊。
立委林淑芬指出,即便沒有美國關稅議題,國內缺藥問題原本就很嚴重。再者,疫苗、抗生素、癌症用藥、高階醫材、小兒醫材等高度仰賴進口,這些都是剛性需求,一旦關稅新制上路,這些產品成本上升,進而轉嫁到民眾身上,如果發生缺藥危機,嚴重影響民眾醫療權益。
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目前健保收載藥品中,共有一七六項自美國進口,其中七十二項被列為必要藥品清單,其中廿四款屬於抗腫瘤和免疫藥物,由於仍在專利期,短時間內恐難找到替代品項。
藥價如果上漲,該如何因應?石崇良表示,一七六項美製藥品一年支出約兩百億元,其中列入必要藥品清單的七十二項,健保申報約八十四億。萬一成本上漲,藥商可依照藥價支付標準,針對罕藥和特殊無可替代藥品提出申請,調升藥價;至於費用部分,目前健保總額「調節非預期風險及其他非預期政策改變所需經費」約廿億、安全準備金一千六○○億均可緊急支應,另將持續向行政院爭取。
癌友憂心未來可能買不到美製的癌藥,邱泰源表示,整體癌藥價格變動不小,他執醫四十多年以來,價格不斷變動,但健保盡量提供病人最好的藥物,而政府規畫新藥基金,讓患者即時使用應該使用的藥物。
此外,美國「二○二五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特別點出台灣要求標示豬肉產品原產地,及要求標示「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MRL),這暗示美國豬肉產品存在食安風險,可能影響美豬在台形象與銷售。
立委王育敏要求衛福部必須明確表態,守住現行制定標準。對此,邱泰源表示,衛福部以專業角色提供科學分析給談判團隊,政府對於人民健康的守護,是絕對不會鬆動的。
食藥署長姜至剛為腎臟科教授,他表示,國人飲食具有特殊性,例如,坐月子時偏好攝食豬腎臟、豬腰子,因此,必須精算可能潛在風險,目前所有市售豬肉均需標示產地,並無特別歧視來自哪一國的肉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