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城鄉差距 兒童早療變晚療

衛福部去年七月起提供六歲以下幼兒六次免費兒童發展篩檢,立法委員林月琴昨在立院點出這項篩檢服務存在城鄉差距,不少偏遠地區並無篩檢院所,也未能提供篩檢後的聯合評估。早療通報人數持續增加,但聯合評估量能不足,「兒童早療變晚療」。
早期療育是兒童正常成長的重要關鍵,衛福部國健署於去年七月起,針對育有六歲以下幼兒的家長,提供六次篩檢服務,由專業醫師標準化篩檢工具,執行兒童發展篩檢。不過,上路迄今,全國篩檢率僅百分之四十六點二,偏鄉篩檢率更低,只有百分之四十點二。
林月琴說,目前全台有八十八處偏遠地區,其中十七處連一家篩檢院所都沒有;幼兒篩檢後如發現異常,須接受聯合評估,但在應提供服務的六十四處偏鄉地區中,目前仍有六處缺乏醫療資源,「偏鄉篩檢與聯評資源缺乏,有需求的家長只能往大醫院擠」。
早療通報人數不斷增加,但後續聯合評估量能不足,林月琴說,「兒童早療變晚療」,以每名幼童評估二至三次計算,一一二年通報人數為三萬四七八一人,如乘上二倍,聯合評估量至少需要六萬九五六二人次,但國健署估算,全國聯評量能一年僅四萬三九五七人次,明顯不足。
林月琴呼籲,政府盡快提升偏遠地區及社區型發展篩檢與聯評等量能,並提升幼兒專責醫師涵蓋率,將兒童發展篩檢教育訓練列為必修學分。再者,健保給付早療僅卅分鐘,衛福部應評估延長療育時間的可行性。
兒童發展篩檢須由兒科、家醫科醫師、幼兒專責醫師執行,衛福部表示,希望培育更多幼兒專責醫師,以補足偏鄉篩檢資源缺口。對此,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為鼓勵專責醫師投入篩檢,將與醫事司討論,研擬將兒童篩檢服務列入品質成效分數,提高誘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