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價改革挺藥品在地生產 健保核價最高30%優惠明年上路

為確保藥品及醫療器材合理價,支持新藥在地製造,衛福部健保署最新公告「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及「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部分條文,對於國內製造學名藥或生物相似藥給予優惠核價,最高可加算至30%,新制將於明年元旦正式上路。
藥界認為,新制上路是健保署以行動加強台灣藥品供應韌性,引導在地產業升級,確保藥品價格合理。
新制相關改革重點共有三項,第一,鼓勵國內藥廠製造創新藥品,於國際上市二年內新藥,或十大國上市滿五年,但屬國內新成分新藥,將比照國內首發新藥優惠核價,鼓勵國產新藥生產,避免受國際局勢影響缺藥。
其次,為鼓勵學名藥或生物相似性藥品及時進入市場,原廠藥逾專利期五年內、首二張取得藥品許可證的國內製造學名藥或生物相似藥,最高給予原廠藥相同價格。
第三、穩定供藥也是重要目標,健保署將給予國內製造藥品優惠藥價,健保核價加算10%,包含採用國產原料藥、安全性試驗獲國際期刊發表增列入仿單、或最早向主管機關為P4專利聲明,且獲准核發藥品許可證的學名藥,符合上述三項條件之一即可,若三項均符合,健保核價最高加算30%。
另,關於必要藥品調整條款,只要同時符合主管機關公告必要藥品、同分組內有國內製造品項及同分組分類未逾三品項等三項條件,當年度藥價不予調整,確保供藥穩定,合理保障藥價;加速新藥納入健保,健保推動平行審查機制和主動收載藥品機制,並鬆綁書面申請文件相關規範。
製藥公會、製藥發展協會與學名藥協會三大本土製藥公協會今表示,台灣進口醫藥品比率相當高,占健保藥費支出達七成以上,面對變幻莫測的國際局勢,台灣需要有支持藥品在地製造、強化本土供應鏈的藥品政策,如今法案公告實施,這是以行動加強台灣藥品供應韌性、以政策引導在地產業升級,並確保藥品價格合理及穩定供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