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所有疼痛都值得認真對待 急診室醫師忠告其中5種更不能輕忽

桃園楊梅4外籍人士陳屍租屋處 1人還是在台留學生

許歷農過世/最後兩公職都是「救火隊」 無官架榮民稱「許老爹」

中西藥界為販賣新令互槓 衛福部長:我有信心解決

邱泰源表示,中西藥界彼此在專業上沒辦法結合得很好,都會用心、誠懇解決,第一個是要站在人民更健康、國家發展更好的原則出發,「我覺得我有信心,來解決相關的爭議跟困難」。記者曾吉松/攝影
邱泰源表示,中西藥界彼此在專業上沒辦法結合得很好,都會用心、誠懇解決,第一個是要站在人民更健康、國家發展更好的原則出發,「我覺得我有信心,來解決相關的爭議跟困難」。記者曾吉松/攝影

一紙販賣新令幾乎引爆中醫藥與西藥界戰火,前者昨天舉行百人誓師大會力挺衛福部政策,後者則要在明天下午走上凱道、訴求捍衛民眾用藥安全。衛福部長邱泰源說,彼此專業沒辦法結合,第一點是要站在人民健康與國家發展的角度出發,「我覺得我有信心,來解決相關的爭議跟困難」。

衛福部今年3月18日公告「藥事法」103條第2項解釋令,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並完成一年以上實務歷練者,依法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業,也明定申請者須修習35學分的專業課程,涵蓋藥材鑑定、炮製加工與儲存管理、藥理基礎、法規認識及經營實務等5大領域。

邱泰源表示,了解中藥界和藥師的心聲,在醫療發展過程中,對各團體的專業發展都非常支持,多年來也發現彼此在專業上沒辦法結合得很好,都會用心、誠懇解決,第一個就是要站在人民更健康、國家發展更好的原則出發,「我覺得我有信心,來解決相關的爭議跟困難」。

邱泰源舉例,國家需要更有韌性,所以衛福部公布了2個辦法,以保護西藥本土化產業鏈,甚至保護學名藥,就是希望西藥在台灣能生根,這也是國家韌性很重要的事情;反觀中藥的發展、中藥商的沒落,對中醫藥界,乃至整個國家都是非常需要處理的,因為中醫藥在台灣的發展非常重要。

過去的中藥原料和西藥多數要仰賴中國大陸等地進口,但台灣是種植藥物相當好的一個環境。邱泰源說,未來中醫藥種植場域會成為一個廊道,各縣市都可以種植不同的藥用植物,可把大部分的中西藥原料根留台灣、在台生產,相信這才能達到醫療韌性,且中醫藥發展非常需要人才投入,如何讓傳統智慧持續照顧國人,需要各界一起思考。

邱泰源重申,不同的意見都可以反應,但站在衛福部的立場,會請相關不同意見的團體坐下來,站在人民健康照顧的角度研議,相信一定可以解決。

針對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的規定,藥界質疑,在2019年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任內,就已明定為落日條款,現在的部長邱泰源卻悖離初衷,變相讓過渡成常態、形成制度破口,認為行政命令違法越過法律,讓未經國考的特定人員違法販售中藥。

「中藥產業不能再等了」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慶堂昨說,標準放寬並不是衛福部對中藥界有所加持,而是補上中藥傳承的斷層,因為並不是要爭取調劑權,不會有稀釋專業的問題,而是要深化中藥體系的保障,現在的處境是瀕危,如果再不管的話,過了10幾20年可能就會絕種。

中藥 衛福部 邱泰源

延伸閱讀

中藥販售新令掀議論 邱泰源:盼發展本土藥物種植

醫院護理師常態做清潔工作 卓榮泰:嚴重降級都有可能

未受邀WHA+預算被砍 邱泰源:省吃儉用也要發揮國際量能

卓榮泰出席第十四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

相關新聞

首批進口萊豬輸台 澳洲22.99公噸豬雜驗出萊克多巴胺

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4月29日一批22.99公噸自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如豬腳、大腸頭、肝連、嘴邊肉、豬頭皮、...

抗議衛福部解釋令!藥師團體將上凱道 警公布交管措施

為抗議衛福部有關中藥從業資格的解釋令,藥師團體日前到衛福部前快閃抗議,今也將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辦集會,警方上午公布相關交管...

本周多波鋒面影響 天氣風險:這幾天雨最大

今起一周持續有多波鋒面影響台灣,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薛皓天今天指出,周二、周三及周六、周日降雨較多,且都有達大雨等級機...

入梅了嗎?鄭明典PO一圖解釋了

5、6月是梅雨季,但梅雨滯留鋒面何時到?

2縣市亮高溫黃燈 中午前後恐36度以上

中央氣象署上午7時29分針對台南市、高雄市發布高溫資訊(黃色),恐36度以上。

鋒面一波波!下午雷陣雨來了 一張圖看未來4天雨怎麼下

本周鋒面一波波,一下雨一下晴,天氣不穩定,變化相當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