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受精卵,對不起,它不是小孩」 同業再曝呂秋遠與私生子母對話錄音檔

首次跟男友白沙屯進香就走丟!對方回1句讓她心碎 網嘆:媽祖的安排

好市多成觀光景點?他曝多輛遊覽車「營業前駛入」 里長小孩揭真相

女童搭Uber弄濕特斯拉 司機:把水舔乾淨就當和解

高雄一名女童月初搭Uber特斯拉到補習班,不慎將水壺漏水到車輛地墊,司機原本索賠500元,後來改口需至維修廠檢查需41000元。非事發照。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一名女童月初搭Uber特斯拉到補習班,不慎將水壺漏水到車輛地墊,司機原本索賠500元,後來改口需至維修廠檢查需41000元。非事發照。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一名女童月初搭Uber特斯拉補習班,不慎將水壺漏水到車輛地墊,司機原本索賠500元,後來改口需至維修廠檢查需41000元,還先向補習班老師索討2萬元,女童家長將事件公開在網路上質疑不合理;該名司機也在留言處現身闢謠,並說「還是你們夫妻要把水舔乾淨我們就當作和解了」。

該名家長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指出,她的孩子本月1日搭Uber從學校到補習班,抵達時發現水壺的水漏出,導致該輛特斯拉Model 3地毯濕掉,孩子雖然馬上拿抹布擦拭,也向司機道歉,但司機仍透過補習班索賠吸地毯費用500元,後來改口說要拆裝底盤檢查,索討16000元,加上滯留車廠4、5天需有營業損失,總共41000元。

該名家長說,後來該名司機報警,警方到補習班要求孩子出現,家長堅持反對後,警察最後用兩造分別報案者司機、補習班老師來立案,司機當下還先向補習班老師索討2萬元稱「如果有從家長拿到賠償金,會還給老師」,但家長質疑事後特斯拉根本沒壞,當下司機協助擦地毯時沒有掀開地毯,後來就直接向車廠維修。

後來,該名司機直接在發文處留言,貼出AI建議特斯拉地毯濕掉的處理方式包括立即吸乾與烘乾、拆起地墊與地板泡棉檢查、是否有異味或電子異常等,司機說「還是你們夫妻要把水舔乾淨我們就當作和解了」,他強調保養廠都有報價單,並非隨意喊價,且當下孩子完全沒有道歉,父母事後向他要求Uber客服電話和職業駕照影本。

該名司機在留言處說明,水壺是漏出300毫升的水,並非「有點漏出」,並說「你們買一台特斯拉來讓我倒水啊,要不要講一堆屁話」。目前該名家長已經向司機提告詐欺、妨害名譽和違反個資法。對此,Uber表示,司機已和補習班私下處理,公司無法協助處理,建議雙方尋求法律協助。

高雄一名女童月初搭Uber特斯拉到補習班,不慎將水壺漏水到車輛地墊,司機原本索賠500元,後來改口需至維修廠檢查需41000元。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一名女童月初搭Uber特斯拉到補習班,不慎將水壺漏水到車輛地墊,司機原本索賠500元,後來改口需至維修廠檢查需41000元。記者宋原彰/翻攝

Uber 水壺 特斯拉 補習

延伸閱讀

性侵幼妻養女的「鮑毓明事件」?中國販售兒童的送養黑色產業鍊

重壓亞馬遜、特斯拉、阿里巴巴 英國百年資管巨頭:找到關鍵少數

女股神與巴菲特路線迥異 比特幣和特斯拉讓方舟投資短時間內一舉成名

最高可領187萬日圓補助!日本東京居民買Tesla Model Y只要371萬日圓

相關新聞

兩批澳洲豬腳再驗出萊劑 業者指可能這幾個環節所致

繼4月29日首批含萊劑的澳洲豬肉進口台灣後,今再新增2批澳洲進口的冷凍豬腳檢出萊劑,含量介於0.002至0.003ppm...

新冠病例激增近八成!上周5853人就醫 四歲童重症住院

新冠肺炎連續4周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5853人次,較前一周增加78%,為今年最高,但...

影/噁!湯裡有小強漂浮…高雄百貨美食街韓式料理店挨罰

高雄消費者上網爆料,夢時代百貨美食街某韓式料理湯碗漂浮一隻小蟑螂,讓她瞬間反胃直呼超噁,沒想到向店家反映竟是重盛一碗湯給...

台灣仙履蘭已行銷日本、美國30餘國 5月將驚豔科博館辦特展

為提升台灣仙履蘭產業之國際競爭力,農業部農糧署2025年度特別與台灣仙履蘭協會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攜手合作,於5月9日至...

當代音樂Taiwan Team 捌號會所率領前進國際

台灣音樂作品一卡皮箱全球跑透透!由捌號會所策畫執行的「國際現場計畫」獲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是首度集結台灣的音...

【重磅快評】不提高查驗不公布流向 誰為美豬美牛試水溫?

日前澳洲進口豬腳被檢出萊克多巴胺,為我國進口豬肉首度檢出。儘管數值符合規定,但檢出時機敏感,業者公開致歉並宣布將整批銷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