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3年通車經費多769億 桃鐵地下化半年進度僅增2.63%

台鐵桃園車站地下化計畫(簡稱桃地計畫)原定2030年完工,因缺工缺料工程延宕3年,不僅如此,工程進度從去年10月的近30%到目前的32.63%,僅增加2.63%,工程進度龜速,而經費也從原來的1047.9億,上周提報行政院修正計畫,暴增769億元,總經費高達1816.98億元。交通部鐵道局強調,工程進度以工程金額換算,待今年下半年至明年連續壁施作後,進度就會快速上升。
桃地計畫北起新北市鶯歌區鳳鳴陸橋,南至桃園市平鎮區台66線,路線全長17.9公里,沿線將改建桃園、內壢、中壢3座既有車站,並新建鳳鳴、中路、桃園醫院、中原、平鎮等5座通勤車站,沿途沿途橫交20處平交道、8座陸橋、8處地下道。
其中,桃園站及中壢站分別與桃園捷運綠線G7、機場捷運延伸線A23站共構,通車後將有效串連機捷及桃捷路網。
鐵道局北部工程分局副分局長黃士銘表示,桃地計畫原沒有分階段,期程從2020年9月至2030年12月,但受缺工缺料影響才進行調整,修正計畫分2階段。
預計2033年1月鳳鳴、桃園、內壢、中壢及平鎮站等6站為第1階段通車,2034年9月第2階段在通車中路、桃醫、中原站等3站,比原計畫延宕3年;經費部分,總經費原先為1047.9億元,上周提報行政院修正計畫,增加769億元,總經費高達1816.98億元,待行政院核定。
黃士銘強調,其中增加的400多億是因近年物價飛漲、另外近300億元包含平鎮段延伸1點多公里,占了約120億元,此外,部分車站將地面停車場移到地下,各增加10多億元;原計畫延宕3年,最主要因平鎮站南延問題,另還有其他站陸續受到流標影響。
桃地計畫工程規模龐大且工序界面繁複,部分既有車站站體、月台及軌道需配合新建及遷移,未如期完工,鐵道局採取彈性發包策略,分階段推動工程。黃士銘指出,2021年起,已完成8件臨時軌先期工程發包施工,並陸續完成平鎮車站路段、中路車站路段、中壢車站路段、桃園車站路段及中原車站路段等主體工程發包作業。
在持續推進工程的同時,配合進度也陸續啟用多項重要設施,包含2024年6月啟用中壢臨時前站、11月啟用鳳鳴臨時站,今年4月完成中壢前站女廁增設啟用,後續還有內壢站新建跨站天橋,預計今年底啟用,平鎮臨時站則預計2026年10月啟用。
黃士銘說,中壢車站為台鐵第3大運量車站,日運量逾4萬7000人次。原臨時站雖設有公廁,但因採進出分流設計,出站旅客可用廁所數量較少,導致部分時段女廁前出現排隊情形。為提升女性旅客候車舒適度,因此在出口補票房旁增設女廁及親子廁所,並兼顧明亮度、空調、防火時效與安全警報設備,目前已於4月30日啟用,以實際行動回應民眾期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