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抗高溫聯盟預計6月成立 用抗颱風態度預防熱傷害

受極端天氣影響,夏天氣溫常突破35度,恐造成熱傷害。環境部為此研擬與各部會、地方政府與專家學者等組成「抗高溫對策聯盟」。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表示,聯盟在籌備中,預計6月初成立,將用災害層級面對高溫並訂出標準,盼明年將擬定好的應對機制納入法規。
環境部長彭啟明今天下午到花蓮慈濟大學,為「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東部培育中心」揭牌,在活動開始前受訪。
彭啟明表示,夏天愈來愈熱,在戶外工作的勞工非常辛苦,而台灣的熱都是出現在中午的幾小時裡,以前多是落實專家學者研議的計畫,認為政府應該要訂出標準,像是溫度達到幾度時啟動機制,從實務操作行動面決定做法。
彭啟明以台北市為例,假設連續3天達到37度,有一天預報超過38度,這時市政府可啟動跨局處的應對機制,像是社福單位關懷獨居長輩降溫,醫療系統準備因應急診室湧入熱中暑傷患,環保局在街頭灑水降溫等,大眾運輸額外開啟有空調的地方,動員政府保障民眾安全。
他坦言,以前不認為高溫是災害,但全世界因高溫受傷的人愈來愈多,台灣也不例外,未來夏天也愈來愈熱,環境部會用對抗颱風的態度去對抗高溫,並在明年將抗高溫的機制納入相關法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