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視力只剩30公分 先後獲2枚眼角膜…移植當晚有段特殊故事

68歲開業建築師王洪鉞工作要大量用眼,檢查患基因疾病「內皮細胞失養症」,視力弱化到距失明剩30公分距離,醫師告知角膜移植是唯一解方,等待幾年,終在2021年等到器捐電話,左眼重拾光明,去年2月右眼角膜也獲捐贈,讓他能繼續發揮專長貢獻社會,他很珍惜得來不易的一對眼角膜,夫妻、女兒已簽器捐同意書,要讓愛循環。
王洪鉞的妻子蔡淑雅對丈夫能獲得大愛器官捐贈,心懷感激,今天舉辦「因愛發光」油畫個展,所得將捐給器捐中心,希望倡導器捐風氣,助更多家庭重獲新生。王洪鉞說,人死後若一把火燒掉可用的器官相當可惜,若能用來助人,是遺愛人間。
王洪鉞說,他很熱愛建築師工作,畫設計圖相當耗眼力,曾做過白內障手術,但視力仍持續走下坡,一度視力模糊到只能看到前方30公分物品,工作、開車、生活變得受限,眼科醫師檢查發現他患「內皮細胞失養症」,須透過眼角膜移植來改善。
等了幾年,機會終於到在2021年12月某日來敲門,醫院來電告知「角膜有了,必須馬上報到」,耶誕節前夕上了手術台,左眼看見了光明。
王洪鉞說,他手術完成那晚,雖然左眼矇著,深夜人靜時分,似乎看到一個清楚的影像來到他身旁,他心裡有感「這是眼角膜的主人」,是一位年輕女生,她在花樣年華年紀,因為嚴重車禍人生嘎然而止,家人為她捐出可用的器官助人。
王洪鉞說,4年多前在病床邊的那一幕,有可能是身體器官或組織的細胞記憶,也可能是原來主人想來看看是誰得到她的幫助,他當下沒有覺得害怕,只有心存感激。
相隔3年後,去年2月,王洪鉞又幸運獲得右眼角膜,他說,一對雙眸都是年輕人的角膜,讓他能看得更清晰,工作、生活不再處處受限。
「謝謝捐贈者的愛,讓我能為社會做更多事。」王洪鉞說,他很喜歡小朋友,特別喜歡設計校園,看到孩子能在他上設計的環境中好好享受童年,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希望有生之年多設計幾座校園,讓下一代擁有好的環境,才不辜負捐贈者賦予他的新希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