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科學園區需地增3倍 環團憂毀農增汙

環境部昨針對國科會新設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第二次修正案進行審查,需地面積將由一千公頃修正到三千公頃。環保團體憂心未來科學園區將毀農增汙。環評委員認為,國科會應先盤點階段性用地計畫,以及提出再生水使用、淨零路徑等,本案決議送環評大會請委員進行最後審查。
國科會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在二○一八年版本是二○三○年需地面積六百公頃,二○二○年第一次修正成二○三五年需地一千公頃,這次第二次修正成二○五○年需地為三千公頃,暴增為最初的五倍,相較現行核定十三座科學園區開發面積四四四○公頃,面積暴增達百分之六十七。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許心欣指出,質疑國科會未經過充分的科學評估和產業分析,且國科會需地目標年是二○五○年淨零碳排年,卻還以推動新設園區用電大戶使用百分之十再生能源的落伍作法,毫不長進。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棲地保育專員陳祺忠指出,這次的政策環評修正其實就是不想要準確預估科學園區用地需求,用科學園區來炒地皮罷了。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質疑,國科會無法推估增加的用水、用電、空汙、水汙與廢棄物,台灣就得承受以寡占全球市場為目標的高科技產業所帶來的環境負擔。
環評委員表示,國科會應先盤點階段性的用地需求,也應該要求新進廠商做出淨零路徑圖,以及再生水使用比例至少達到百分之九十等。另有環委表示,科學園區的空汙減量應回到實質減量;此外,科學園區要提高研發能量讓產業繼續升級,並帶動各縣市產業的發展,而非強調土地增值。
國科會說,台灣面臨地緣政治風險,為使產業留在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持續發展必然會使用到土地資源,因此推估需要新增大量土地,國科會對區位的選擇也有廿項評估指標,承諾會遵循相關法令程序辦理個案評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