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無照翁撞6車釀8傷…這1物蓋在油門上 暴衝原因仍待釐清

涉地下匯兌入監前落跑了!屏東縣議員郭再添遭通緝

端午連假桃機總運量上看69萬 建議旅客提早3小時到機場

桃園機場端午疏運自5月29日至6月2日,共5天,預計總運量逾68.7萬人次,建議旅客提早3小時抵達機場。圖/機場公司提供
桃園機場端午疏運自5月29日至6月2日,共5天,預計總運量逾68.7萬人次,建議旅客提早3小時抵達機場。圖/機場公司提供

端午節連假即將來臨,桃園機場端午疏運預計在5月29日至6月2日期間的5天內,預計總量將超過68.7萬人次。為確保旅客順利出行,機場建議大家提前3小時抵達,並善用手機及網路辦理報到與自動通關(e-Gate)等智慧服務迎接旅程。

機場公司表示,端午疏運的出發高峰在5月29日,抵達高峰則在6月1日。為應對尖峰時段人潮,航警局安檢與移民署e-Gate在每日尖峰時段將全線滿開,為旅客提供最佳的服務。

除了增派人員、提升安檢查驗服務效率量能外,機場公司在5月6日召開多部門協調會議,邀請航空公司、地勤公司、C.I.Q.S等單位召開端午疏運整備會議。通盤檢視各單位因應措施,確保餐飲供應及大眾交通運輸班次,確保旅客得到充分的支援。

聯外交通部分,桃園機場提供旅客安全且多元的交通工具選擇,如機場捷運、客運巴士等,亦有方便安全的機場排班計程車,其中機場捷運5月3日起固定早上5點半由A1台北車站發出直達車,停靠A3新北產業園區站和A8長庚醫院站;客運巴士部分,統聯客運往台中機動增班、國光客運於夜間加開機場至台北車站班次;另排班計程車亦備妥加班車因應。

建議旅客於航班起飛3小時前抵達機場辦理報到手續,以及其他換匯、保險等旅行相關事宜,也鼓勵旅客善用網路辦理報到,完成報到與行李託運後,盡快進入安檢區檢查,並確保於登機時間前抵達登機門,以利出遊行程順利。

機場公司溫馨提醒,旅客安檢前,請提前脫下外套、帽子及皮帶等配件,倒空水瓶,並自包包中取出平板等3C產品,留意危險(安)物品相關規定,以加速檢查效率。同時提醒航廈內禁止使用電動行李箱、自行車及滑板車等載具,機場公司、駐場單位與所有旅客共同維護機場安全與通行秩序。

搭機小指南:航廈內禁止使用電動行李箱,與旅客共同維護機場安全與通行秩序。圖/機場公司提供
搭機小指南:航廈內禁止使用電動行李箱,與旅客共同維護機場安全與通行秩序。圖/機場公司提供
機場公司溫馨提醒,旅客安檢前,請提前脫下帽子、皮帶等配件,倒空水瓶,加速檢查效率。圖/機場公司提供
機場公司溫馨提醒,旅客安檢前,請提前脫下帽子、皮帶等配件,倒空水瓶,加速檢查效率。圖/機場公司提供
鼓勵旅客善用網路辦理報到,完成報到後盡快進入安檢區,確保於登機時間前抵達登機門。圖/機場公司提供
鼓勵旅客善用網路辦理報到,完成報到後盡快進入安檢區,確保於登機時間前抵達登機門。圖/機場公司提供
桃園機場提供旅客安全多元交通選擇,其中機場捷運固定增班早上5點半A1台北車站出發直達車。圖/機場公司提供
桃園機場提供旅客安全多元交通選擇,其中機場捷運固定增班早上5點半A1台北車站出發直達車。圖/機場公司提供

機場捷運 安檢

延伸閱讀

下周後期鋒面+西南風來亂 粉專:端午連假尾聲有機會放晴

今更悶熱飆38度以上高溫 吳德榮:明起變天、端午連假前防劇烈天氣

擊落105架烏克蘭無人機 莫斯科多座機場停飛

影/新東陽打造桃機新景點 盼旅人留下獨特美好回憶

相關新聞

影/基隆港600秒煙火秀照夜空 郵輪伴美景上萬人驚呼

日本Japanet集團包下亞洲最大郵輪「地中海榮耀號」郵輪,今晚8時盛大歡迎600秒煙火秀,照亮基隆港夜空,晚間海洋廣場...

桃園5場大師講座 周杰倫、五月天專輯推手來開講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舉辦「源源不絕」2025創意畢業季,匯集8所學校、203位學生,展出以設計、藝術、數位媒體應用等創造力...

疫苗3天接種近2萬劑 新冠單周就診恐破10萬人次

新冠病例增加,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昨天指出,此波疫情上升快速,單周就診恐達十萬人次,新冠疫苗一度供不應求。另外,疾管...

杉林溪路又斷了 投51線路基掏空搶修估要20天

南投縣鹿谷鄉投51線是通往杉林溪要道,近日因連日降雨導致路基掏空,今天淘空情況擴大,路面幾乎懸空,相當驚險。縣府工務處獲...

老人跌倒不送醫「119不協助」?里長:應告知如何通報

北市一名7旬陳姓老先生日前在家不慎跌倒,妻子求助119,但陳表示無緊急就醫情況,消防局當下未出勤,陳妻改向大同區隆和里長...

端午連假疏運桃機飆69萬人次 建議提早3小時抵達機場

端午佳節將至,適逢公私立大學進入學年尾聲,桃園機場端午疏運期間自本月29日(星期四)至6月2日(星期一)共5天,預計總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