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終的選擇1/斷食善終風氣盛 安寧緩和醫學會聲明反對

台大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表示,從事安寧緩和醫療數十年,從善終病人的觀察,末期病人需要「被愛與關心」才能做好面對死亡的調適,繼續走完人生的旅途 。記者陳正興/攝影
台大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表示,從事安寧緩和醫療數十年,從善終病人的觀察,末期病人需要「被愛與關心」才能做好面對死亡的調適,繼續走完人生的旅途 。記者陳正興/攝影

斷食善終備受討論,想至安寧病房自主尋求斷食善終病人增加,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發布聲明,表達反對「斷食善終」。聲明指出,以「斷食」為手段,加速死亡進程,已非「自然死」,過程與價值也不符合「善終」,在醫學倫理及法律上皆有疑慮。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發布聲明並呼籲三點:

一、採取斷食以提早終結生命,並非自然「善終」,善終無須強行斷食。

二、摒棄使用、散播或倡議所謂「斷食善終」說詞,以免誤導社會大眾的正確認知、病人的自主選擇。

三、有關末期病人舒適進食、營養及流體餵養的論述,乃至自主停止飲食與飲水的議題,應參考學會出版相關教材與指引。

衛福部醫事司表示,贊成安寧緩和醫學會主張,但臨床案例情況各不同,是否執行斷食,須視個案情況而定。

安寧緩和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表示,斷食善終並非學術名詞,沒有明確定義,病人期待減少無品質生活,卻因「斷食善終」引發誤會,尤其讓重度失能病人「加速死亡」,提早結束生命,學會對此非常憂心,發布聲明,盼避免負面效應。

最近一位年約五十歲女士,來到台大安寧病房堅持斷食,在床頭貼上「告示牌」,要求醫護別再勸她進食。蔡兆勳聆聽病人訴說自身情況後,透過團隊的關心照護,該女士改變決定。「病人太苦了,多支持與關懷,才有機會讓她轉念」,患者後來印出佛像分送病友,在信仰支持下安然離世,病人善終,家人安心。

另有一名四十多歲癌症末期病人,已無法說話,進食也很痛苦,原先想赴國外安樂死,因費用太高、路途太遠作罷。這位患者依病主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激動的要求醫師為他拔掉維持飲食的胃造口。蔡兆勳表示,病人雖依法有權利拔除胃造口,但評估發現家屬還需時間準備,勸病人至安寧病房接受照顧,最後病人打消拔除胃造口念頭。

蔡兆勳認為,醫師不該強迫餵食臨終病人,但也不該讓病人「被斷食」,臨床上安寧緩和醫療依病人消化吸收情況,酌量調整進食量或鼻胃管灌食量,至臨終前,病人因病情發展,食量遞減,最終自然停止飲食,這是自然死,反觀斷食善終是「人為計畫性斷食」,以讓病人死亡為目標。

「病人是否減少飲食,不可一概而論。」蔡兆勳表示,他擬訂「自然進食與否的臨床評估與照護參考」,依病人是否可自行表達意願,病情是否允許進食,以及病人是否已依病人自主權利法,簽訂預立醫療決,盼在尊重病人意願,以病人最大利益考量前提下,幫助病人圓滿善終。

「一心想死的人,怎會善終?」蔡兆勳表示,從事安寧緩和醫療數十年,從善終病人的觀察,末期病人需要「被愛與關心」才能做好面對死亡的調適,繼續走完人生的旅途。強行斷食,病人必須忍受生理飢餓的不適,因痛苦而尋求提早結束生命,人生最後一段路一定不平靜。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關於所謂「斷食善終」議題之立場聲明

https://www.hospicemed.org.tw/ehc-tahpm/s/w/Statement/article/02288bcd98d14880b67e2132bf49b674

安寧緩和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表示,斷食善終並非學術名詞,沒有明確定義,病人期待減少無品質生活,卻因「斷食善終」引發誤會,尤其讓重度失能病人「加速死亡」,提早結束生命,學會對此非常憂心,發布聲明,盼避免負面效應。記者陳正興/攝影
安寧緩和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表示,斷食善終並非學術名詞,沒有明確定義,病人期待減少無品質生活,卻因「斷食善終」引發誤會,尤其讓重度失能病人「加速死亡」,提早結束生命,學會對此非常憂心,發布聲明,盼避免負面效應。記者陳正興/攝影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發布聲明反對「斷食善終」,指出以「斷食」為手段,加速死亡進程,已非「自然死」,過程與價值也不符合「善終」,在醫學倫理及法律上皆有疑慮。記者陳正興/攝影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發布聲明反對「斷食善終」,指出以「斷食」為手段,加速死亡進程,已非「自然死」,過程與價值也不符合「善終」,在醫學倫理及法律上皆有疑慮。記者陳正興/攝影

醫學會 死亡

延伸閱讀

醫學會理事長涉性騷仍率隊出國 立委批:臉丟到國外

醫療場域成性犯罪溫床 陳菁徽指因制度破洞、權責不明

慢性病年輕化加劇新冠威脅 醫師分析一症狀要特別注意

狼醫執業不能管? 醫學會、醫師公會:須待司法判決

相關新聞

斷食善終爭議/安寧緩和醫學會反對:斷食非「自然死」

「好死」是人之所願,近年許多病人至醫院安寧病房表明尋求「斷食善終」,但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發布聲明表達反對,認為以「斷食」...

觀察站/國人盼「好死」 衛福部應啟動善終溝通

「好死」愈來愈難,台大公衛學院調查,逾八成六民眾支持末期病人醫助死亡,執政黨立委也提出安樂死草案。台中復健醫院前院長畢柳...

機師短缺…檢定年齡擬下修 高齡機師也放寬執勤規定

疫後全球航空業復甦,連帶各航空公司出現機師荒,為了擴大機師來源,交通部預告修正「航空人員檢定給證管理規則」,其中民航運輸...

海上風浪大 布袋至馬公船班25日停航

交通部航港局表示,依據中央氣象署今晚最新發布藍色公路海氣象資訊預報資料顯示,風浪已達管制客輪進出港標準,為顧及旅客與船舶...

一張圖看天氣! 下周又有鋒面到 全台慎防劇烈天氣

氣象署表示,明後兩天雖然鋒面遠離,不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水氣仍多,各地有局部短暫陣雨機率,中南部則要注意雷雨;下周二(2...

斷食善終爭議/畢柳鶯:被安寧病房拒絕 只好自立自強

安寧緩和醫學會發布聲明反對「斷食善終」。對此,出書說明自己陪伴母親斷食的台中市立復健醫院前院長畢柳鶯表示,有些重症末期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