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20年來首見「諾氏瘧」境外移入 疾管署調升菲律賓旅遊警示

一位外籍30多歲男子,自述在菲律賓巴拉望島從事自然生態旅遊,回台後出現頭痛、發燒、茶色尿、肌肉痛、嗜睡、呼吸困難、頭暈等症狀,就醫後確診為諾氏瘧原蟲。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這是20年來首見,疾管署調整菲律賓旅遊疫情警示為第一級,呼籲民眾前往該國前,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請醫師開立瘧疾預防用藥。
該名外籍男子至巴拉望賞鳥,於島上被許多蚊蟲叮咬。羅一鈞表示,男子在入境台灣當天就有頭痛、發燒、茶色尿等症狀,經就醫未改善,後續因呼吸困難,至某醫院急診就醫,經檢查發現虐原蟲,由疾管署進一步確認,為罕見諾氏瘧原蟲,他目前使用口服抗瘧藥物,並住院治療中。國內20年前發生全國首例諾氏瘧原蟲感染,當時感染者也是赴菲律賓巴拉望島旅遊,現已康復。
瘧原蟲可分為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卵形瘧原蟲、諾氏瘧原蟲5種。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截至7月1日累計12例境外移入瘧疾個案,為近19年同期最高。羅一鈞表示,惡性瘧原蟲死亡率最高,其他瘧原蟲感染症狀相對輕微,但若未及時治療,仍恐導致肝腎衰竭,建議民眾出現疑似症狀,因儘早就醫治療。
瘧原蟲多出現於東南亞國家,除巴拉望島,馬來西亞沙巴島也常出現瘧原蟲。羅一鈞說,疾管署已調升菲律賓疫情旅遊警示至第一級,民眾前往這類地區,應經醫師評估開立瘧疾藥物,不過,國內目前僅存少數瘧蚊為矮小瘧蚊,分佈台東、高屏等山林地區,沒有菲律賓當地的瘧蚊品種,與獼猴宿主品種,評估諾氏瘧原蟲在台灣引發傳染風險極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