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日本近期狂震 專家:對台無影響
日本鹿兒島縣十島村的吐噶喇群島頻繁發生地震,截至昨日已出現逾千次有感地震,創下歷年最高紀錄。國內地震專家表示,該地區持續發生中小型地震,未來規模略升至六以上仍屬可能,但要達到規模八、引發海嘯的程度,目前並無跡象。且該地區距離遠,對台灣不會有影響。
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地震監測科長廖哲緯表示,根據日本觀測資料,此波地震多為規模五點五以下的中小型地震。吐噶喇群島距台灣約九百至一千公里以上,因此震波對台灣並無影響。
至於頻繁地震的成因,廖哲緯指出,該地區位於琉球島弧,處於板塊交界帶上,原本就是地震活躍區。地震可能由板塊擠壓、斷層活動或鄰近火山活動所引起。雖然十餘天內發生超過千次地震的現象並不常見,但仍屬於能量釋放的自然現象,並無異常或立即危險之虞。不過他也補充,目前地震預測技術尚未成熟,無法斷定是否為大地震前兆。
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解釋,台灣與九州之間的地質構造為菲律賓海板塊隱沒至歐亞板塊之下,約在一百公里深處會產生部分融化,導致岩漿上升,進而張裂歐亞板塊,形成沖繩海槽。本次地震即與此板塊運動有關。
郭鎧紋表示,此次震央距離台灣甚遠,對台灣影響極小。他表示,雖然目前地震次數創新高,過往類似情況通常在三百至五百次之間,但迄今未有規模超過六的地震。分析過去一一九年來,規模八以上地震發現,逾六成的大地震,在發生前一個月內就會有前兆,因此未來若規模略升至六以上仍屬可能,但要達到規模八、引發海嘯的程度,目前並無跡象。呼籲民眾不用太擔心末日預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